神話諸侯時代 作品

第一百四十五章:我知道你很急,但是不要急!

  “不止是羽士,還有道兵,如今鹽城的道兵也有七八支了吧?這些道兵是可以傳承下去的。如今的鹽城加上東寧島也就才六郡之地,一郡一支道兵不在話下。”

  “這麼一說,鹽城還真能立國?”

  聽著眾人的討論,濤宇就微微搖頭,鹽城的實力確實還行,可是距離立國卻還差了十萬八千里呢。

  “哪能呢?立國,起碼也得有初代君主或者先天真人吧?就算這兩個都沒有,一件靈寶或者先天靈根總得有吧?什麼都沒有,怎麼立國?”

  “就算是很多小諸侯國,他們的開國之人也全都是初代君主,無一例外。”

  “確實,開國是不可能開國的,但是成為封君不難吧?”

  “封君的話,確實有可能。很多國家和國家之間,就充滿了一些所謂的封君,只是這些封君的地盤本質上是諸侯和諸侯之間的緩衝,所以,那裡百姓的命運,只能說非常苦!”

  “每逢戰爭爆發,都爆發在封君的地盤上,封君地盤上的國人也好,士人也罷,根本不被雙方承認,大軍到來之後,那是無惡不作。至於底層的庶民和野人,更是直接不被當人看。”

  “絕大多數的封君,日子都過的非常悽慘。還有少數封君,是從小國諸侯降格而來。”

  “這些小國諸侯,國力一天比一天差,也沒有出現過中興的君主,一代代之後,領土慢慢的減少,最終封地少到了一定程度,也就成了封君。”

  “還有呢,還有一些小諸侯國,直接被大諸侯國給滅了,但是大諸侯國也不想讓小諸侯國拿著祖輩傳下來的底蘊和自己拼命,那樣划不來。所以就在攻破小諸侯國都城滅國之後,打著存亡續絕的名號,給小諸侯國幾個郡,降格成封君繼續傳承下去。”

  “聽大家這麼說,鹽城似乎成為封君,沒啥問題啊!”

  “封君的話,確實沒問題了。”

  “你們說,這個封君該是什麼名字呢?”

  “雖然如今是東寧島,但當初的根基還是鹽城,不如就叫鹽君吧。”

  “鹽君不好,聽起來怪怪的,而且鹽君過度強調鹽城,咱們如今主體都在東寧島上,鹽城附近都開始撂荒了,不如叫東君吧?”

  “東君不行,太大了,受不起!”

  “是啊,東君這可是整個東方的君主,真要是起了這個名字,估計馬上就會得罪諸侯。別的不說,楚國肯定要因為信仰問題和咱們交惡,還有這東邊的其他諸侯,估計也會不舒服。”

  “那就東寧君?”

  “這個也不行,東寧君,太過注重東寧島,顯得跟咱們直接忘記了鹽城一樣,可是咱們能忘記巢國嗎?能忘記滅道令嗎?你們這些道人當然無所謂,可是這東寧島上的子民,要麼來自鹽城,要麼來自巢國的其他地方,做人不能忘本啊!”

  “那雲中君?”

  眾人也不知道怎麼討論的,討論討論著話題就變成了封君該叫什麼名字更好。

  忽然,一個少年和一個老人就推著兩輛手推車來到了大街上。

  這兩個人大家都認識,是負責附近區域賣報的,老頭是一名退伍的老兵,少了一條胳膊,如今被安排了賣報紙這麼一個活計。至於少年,是老頭的孫子,至於老頭的兒女,早就沒了。

  “賣報啦,新一期的鹽城官報,這一次只要一個鹽城銅錢即可。如果是巢國的小錢,至少要三個,其他國家的錢暫時不要。”

  “今天除了官報之外,還有大量典籍出售,這些典籍也是官方連夜才印刷出來的,比如這一本叫連環畫,寓教於樂,也不貴,五十個錢一本!”

  “還有老頭子手裡的這本,名曰千字文,據說這本書是太守親自下令領頭編撰的,專門用來識字,非常合適。”

  “這種千字文有很薄的,也有很厚的。”

  “最薄的就只有十來頁,上面只有單純的文字。”

  “厚的就很厚了,是一系列書籍,上面每一個字的後面都有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