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話諸侯時代 作品

第九十章:開創歷史

  這就是幸福的煩惱,姜華笑了笑:“如果沒有足夠的人手,可以考慮製作新的法器。製作能幹簡單工作的法器,製作一種能代替人類挖礦的法器。”

  “這種法器,未必一定要外形和人類相似,但必須具備採礦或挖礦的能力。這東西如果造出來了,也不缺買家。咱們鹽城這麼多礦,東寧島更大,整體都不比巢國小了,內部蘊含的礦產一定更多。”

  如果是巢國舊貴族的地盤,人肯定是不值錢的,奴隸、野人都不值錢。哪怕過了數十萬年,巢國的人口也沒有大規模增加多少,多出來的人口,都成了耗材。

  可是鹽城不一樣,倒不是說鹽城的道人道德水平有多高尚,也不單純是因為姜氏一直以來以庶人和野人為基本盤,而是經過姜華最近的薰陶之後,道人們忽然發現了一個事實!

  一個野人,如果用來開礦,要不了幾年這個野人就會活活累死,幾年時光,去掉吃喝,這個野人可能也就只能給主人掙上幾千錢到幾萬錢,很難更多了。

  可如果把一個野人,培養成一名方士,花費的成本又是多少?獲得的利潤又是多少?

  很多修仙世家一盤算就發現,單純的壓榨野人,就算把野人當成畜生來壓榨,也就只能壓榨出數萬錢而已。

  但如果能培養出一名方士,再讓這名方士給自己幹活掙錢……

  修仙家族們觀念之所以改變,不是他們真的變成了大好人,而是在姜華的引導下,他們發現把野人、庶人培養成方士之後,好處更多,能榨出更多的油水。

  所以,發現這一點之後的修仙家族們,一個個的都把自己打扮成了大好人、大善人,都開始注意表面形象工作了。

  “這麼多礦產都需要人手,可我們又哪裡有那麼多人手?”

  “總不能讓道士拿著法寶去開礦,這種時候,具備開礦能力的簡單法器就會很受歡迎。不說別的,雨叔肯定非常樂意採購這樣的法器。”

  這哪裡是在採礦?

  完全是在撿錢!

  “此物可以授權給學宮生產,學宮每賣出去一件,就給你們百分之一的利潤。”

  “其他地盤鹽城管不了,但東寧島還是太守府說了算。”

  “太守府人手有限,不可能同時開所有的礦,這種時候,很多產量不夠大,品質不夠好的礦場,會挑選合適的時機出售給合適的對象。”

  “你們研究一番,找出一個合適的比例來,找出一種合適的收款方式來。”

  到那時,大小修仙家族們就會和鹽城進一步綁定。他們會拿出更多的資源,鹽城也能獲取更多的方士、術士甚至是道士以及道書等核心資源。

  說到這裡,姜華就看向了西方,看向了柳城,看向了東郡,看向了國都,看向了整個巢國。

  “這一戰算是咱們的立國之戰,如今的鹽城還是不夠大,即使加上已經開拓出來的東寧島,也就是兩郡之地。”

  “兩郡之地如果直接成為諸侯國,肯定是不合適的。但如今咱們和巢國早已分屬兩方,可自稱為封君。”

  封君,是一種獨立性較高的封號。

  像楚國、晉國等大國,境內就有很多封君,這些封君往往是擁有初代君王實力之人的後人。

  大國實力強大,歷史上也有很多實力達到初代君王層次的大賢輔佐這些國家,充當執政。這些執政就會被封為封君,縱然執政死後,封君的封地也至少有一郡之地。

  最初之時,每一位封君祖上都有堪比初代君主的實力。

  隨著時間的流逝,封君就變成了一種世人認可的爵位。

  “成為封君之後,我也能稱孤道寡,自稱一聲孤了。”

  “那時,鹽城也將再次改制。我希望你們能趁此機會,多多立下功勞,讓鹽城的子民們多多認識一下你們這些年輕才俊。”

  “這樣,等到我成為封君之後,內閣就可以正式進入鹽城的官吏體系之中,受世人尊崇。”

  短短几句話,姜華就給風逸三人畫了個大餅。

  這既是大餅,也是鼓勵和期望!

  實話實說,風逸三人還是很有主觀能動性的。

  他們三人無論出發點是什麼,但他們的行為實質上就是對姜華理念的踐行,還搞出了眼前這種大型法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