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飛機 作品

第五章 患得患失(上)

    宋朝廷命天下勤王,這就表明了朝廷已無力抵擋金軍了,那麼天下各處便會以此為藉口不再納貢,並招兵買馬,大力擴充軍力,從而造成藩鎮割據,甚至以勤王之名,大行董卓之事。

    對於這些事情,趙桓不得不愁,不得不防。

    趙桓所懼之事,當然就是金軍鐵騎了,如此一日千里,摧古拉朽的強軍,如何不令趙桓等人是心驚肉跳的?

    “陛下...”宋太宰兼門下侍郎白時中見趙桓臉上陰晴不定的久久不語,於是焦急的對趙桓說道:“陛下不可再猶豫不決了啊,應當機立斷,避禍於荊襄,陛下,城外已發現金人遊騎,百姓死傷者甚眾,再不走,待金人圍了城,就來不及了啊。”

    白時中,字蒙亨,宋壽州壽春人,進士出身,原依附於蔡京門下。

    白時中拜相之後,已經年老的蔡京仍是受宋帝趙佶寵信,仍是專權,因蔡京年老昏花,且頭腦已經不清楚,於是將政事盡付其第三子蔡翛,蔡翛持權,打擊異己,斥逐朝士,作威作福,將白時中、李邦彥等人當做擺設,於是白時中、李邦彥、蔡攸等人一起排擠蔡京,使得蔡京、蔡翛落職。

    不但是蔡攸違逆蔡京,就連與蔡京交好多年的童貫,也因此爭權奪利,童貫也是與白時中、李邦彥、蔡攸聯手排擠蔡京。

    金軍大軍南下,此時蔡京已舉家難逃。

    “金人遊騎?這麼快?”趙桓聞言驚得從御座之上站起身來問道。

    “正是,凜冬之時,黃河結冰,金人就過了黃河。”白時中答道。

    “那麼就走吧?”趙桓又是驚問道。

    “陛下...”少宰、中書侍郎張邦昌見狀出班奏道:“走荊襄,不如走川蜀。若京城有失,荊襄等地便將危矣,而川蜀乃是龍興之地,且川蜀多山,為易守難攻之地,金人是無論如何攻不進川蜀的,當然唐皇李隆基因安史之亂,曾經也避禍於川蜀,平定安史之亂後,便又重振大唐。”

    “萬萬不可...”宋尚書左丞李邦彥聞言“憤而”出班奏道:“陛下,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如何能走川蜀?荊襄也不行,陛下,要走不如去江南,江南氣候宜人,適合居住,且江南有長江天險,可保陛下萬無一失。陛下,金人所圖者不過為些許財貨、土地而已,因此陛下可暫避江南,再遣使與金人議和,他要太原等三鎮給他就是,他要錢、糧、絹、帛等物,還是給他便是,如此金人得到滿足之後,必然會退軍,陛下便可返回京城了。”

    “不去川蜀?去江南也行吧。”張邦昌聞言點頭道:“李左丞倒也言之有理,金人,蠻夷也,所圖者不過是錢、糧、絹、帛等物,議和確為上上之策。”

    “那就是去江南?”趙桓聞言將目光轉向了白時中。

    “哈哈哈哈...”兵部侍郎李綱聞言不禁氣極而笑,指著白時中、張邦昌、李邦彥等人怒道:“大敵當前,爾等不思退敵之策,卻勸陛下逃離,爾等居心何在?欲陷陛下於不義乎?”

    “大兄若是知道你是如此勸諫陛下,定也是異常憤怒。”李綱隨後指著李邦彥喝道。

    李邦彥聞

    言頓時面呈慚色,不敢接口。

    李綱真是鬱悶,趙桓前兩日剛剛下詔,命有司安排如宋真宗皇帝如此那般的御駕親征,命吳敏為親征行營副使,李綱為兵部侍郎,開封府知府聶山為參軍,擺出了一副與金軍死戰到底的模樣,可這才幾天功夫,趙桓又產生了變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