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大河 作品

第534章 老朱當眾宣佈封爵

 雖然誰都知道大明有現在的發展,離不開宋隱的功勞。

 但知道歸知道。

 如果由皇上或者是太子親口一件件列出來進行表彰,那力度自然非同小可。

 正當朱元璋和朱標幾乎篤定,宋隱正是這麼想時,宋隱已經再次開口。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貨物貿易流通獲得的利潤。”

 “特別是進出口物資對經濟提升貢獻最大。”

 “但是如果一味地依賴這種經濟形式,大明僅僅起到經濟及貨物中轉站的作用,那麼未來發展空間不大。”

 宋隱這番解釋,讓眾人明白了大明經濟收入的來源。

 只是,眾人心裡又有了新的疑問。

 這跟修建皇宮又有什麼關係?

 看到宋隱還有話要說,眾人連忙向他看了過去。

 “修建皇宮只是一個開始,大明下一步要致力於民富去發展。”

 聽到了宋隱接下來的話,會涉及如何讓百姓富裕起來,朱標頓時集中精神。

 別看大明百姓現在安居樂業,那是因為貿易往來及各種政策的實施,讓他們有了賺錢的機會。

 等大明各地重大工程改造完後,工程銳減,百姓賺錢的機會就少了。

 那時貧富差距會越來越大。

 甚至會引發各種內亂。

 那麼,要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那要如何做?快說!”

 朱元璋迫不及待地催促。

 “就是提高國內生產力。”

 “現在大明八成以上的物品都是從海外國家週轉回來。”

 “所以大明需要提升本國生產力,形成自己的產業鏈,自己生產產品,這樣百姓才能保證有收入來源。”

 “大明現在許多物資都依賴進口,如果反過來呢?”

 “如果我國能夠自己生產,甚至還能對外出口,那是不是經濟就能大幅度提升?”

 宋隱這番解釋,把朱元璋和朱標都拉回到現實中來。

 大明這幾年,經濟年年高升,從而讓許多人以為,只要這麼維持下去,大明就會一直繁榮昌盛。

 但是宋隱的話點醒了他們。

 如果一直依賴進口,那麼耗費的銀子將會非常龐大。

 如果自己能生產,那自然能省下一大筆銀子。

 這樣的經濟繁榮,說白了還是外強中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