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胥逍瀚 作品

第二百四十五章 華夏修武者

    這個結論的得出是有依據的,大會最後的優勝者雖然在自報家門的時候說的天花亂墜,說自己出身於什麼什麼門派,傳承了什麼什麼武學,說的也是五花八門,應有盡有。

    可是實際上那些優勝者背地裡都是另搞格鬥訓練。

    當然,在場的那些人又不是傻子,自然是有識貨的。

    亞軍獲得者名為朱國祿,兼習拳擊,所以在上臺格鬥時玩的自然是拳擊路數,當時一位太極名家當面指出,說他的打法不合國術。這話一出,朱國祿的弟弟朱國禎就受不了了,直接就要和這太極名家請教請教。

    那名家不說七老八十,也是個老者,又怎敢和正值青壯年的朱國禎打架?名家不敢迎戰,害怕的在那深秋的日子中滿臉竟都是汗水。

    而最後的冠軍王子慶打法更是簡單粗暴。

    通俗來說就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你打我的時候我躲都不躲,直接就給你來一拳,這種說好聽點叫做不招不架,再好聽點就是中招反擊。

    不過諸位看官一聽可能就知道這是哪家的打法路數了,當然,肯定不是國術。

    沒錯,就是散打。

    再者,他之所以能夠獲勝,靠的就是自己個子高,身體強壯,基本上就是以力降人。

    不錯,現代比賽之所以分體重量級,就是秉持著這種戰鬥的觀念。

    可這是國術大會啊!

    看到這裡,再回頭看國術大會的口號標語,直覺得有些無奈。

    “全民皆國術化。”

    “聚國術英雄,虎躍龍驤。”

    “……”

    當然,這場國術大會也不全是笑話,對於國人而言,還是有些益處的。

    首先,人們是知道了死功夫沒有什麼用處,要是問這一點是從大會哪一方面學來的,自然是從南派選手被北派選手吊打這件事情中得來的經驗。

    功夫玩的是不錯,可是到了實戰就拉倒,這有什麼用處。

    其次,人們也知道了那些表演的武術,未必都能夠應用於實戰。

    如果說前兩點龍影蕭都有些無感,那麼這第三點,就讓龍影蕭覺出來了有點不對領。

    最後的益處應是此次國術大會破除了人們心目中對於國術的迷信。

    表演中,各家的絕學和打鬥的技術都有所展現,人們在看後也就能懂得一些道理與內涵,由此人們就知道了,武術並不是什麼神秘的東西。

    如果說這最後一個益處是破除了國民的武術迷信,讓他們對武術到底是個什麼東西都有所理解。

    可對龍影蕭而言,這個益處卻讓他對這個大會的性質有所懷疑。

    因為在看到破除迷信後,龍影蕭突然想起來,自己在這篇文章中似乎從來沒有看到過兩個字。

    兩個無數修武者都避不開的字,在這篇文章中卻避開了。

    內力。

    沒有內力的話,修武者還是修武者嗎?

    想到這一點後,龍影蕭火急火燎地去找父親龍天凝問清楚這國術大會到底是什麼性質的武道大會。

    和龍影蕭想的一樣,比賽選手中竟無一人有內力,也就是說,沒有一個是修武者。

    雖然他們學了一些格鬥之技巧,外家之招式,可依舊只能算作是武術愛好者。

    何為武術?

    如果諸位看官將這兩個字打在瀏覽器的搜索框中,你會發現,在它的釋義中,有這樣幾個字。

    傳統體育運動。

    既是運動,也就無關異能者世界了。

    龍影蕭那時才發現,這國術大會居然和異能者毫無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