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桃三兒 作品

第95章 銀行與結算中心

前者的代表是滙豐,恒生等本土銀行,後者則是以渣打為代表的歐美島國等銀行。

別看外資銀行來勢洶洶,可就港島的儲蓄業務來說,他們是拍馬都趕不上。

光滙豐和恒生兩家銀行就佔了港島儲蓄的將近一半,再加上眾多的華資銀行,可以說基本佔到了港島儲蓄的八成以上。

外資銀行不用說,根本不可能讓羅念中收購。

而恒生的大股東又是滙豐,也不要想,至少現在是不可能,羅念中可以瞄準的就是那些實力較弱的華資銀行。

現在,就有個絕佳的機會,那就是萬國寶通有意出售遠東銀行。

遠東銀行,聽名字是不是以為和遠東集團有交集?其實並不是,它可比遠東集團成立的早的多。

它是由港島商人邱德根創立的。

五十年代出,出生魔都的邱德根和妻子來到港島。

先是在朋友那裡打工,站穩腳步後,重操舊業,開起了影院。

因那時地段好的鬧事區都被人佔據,他另闢蹊徑把目光瞄向了鄉下。

果然,他的戲院一開張就大受歡迎,場場爆滿。

賺了錢,他就開始復刻這種模式,把戲院一家一家的開到每個鄉村,這讓他賺到了第一桶金。

有了錢後,邱德根知道這不是一個長久的辦法,這種老破小的影院早晚要被大戲院終結,於是他將目光對準了銀行業上。

和戲院一樣,那個時候銀行業都熱衷於做市區有錢人的業務,根本就不屑於去鄉下發展,這就給了邱德根的可乘之機。

當時他就在想,鄉下人雖然窮苦,但是能攢錢,而且人數眾多,只要一個人存進來一點錢,就是一個龐大的數字。

就這樣,在1960年的時候,邱德根創辦了遠東銀行,存款額位居新界第一,而且也沒人和他競爭。

有了大量可調動的資金後,邱德根開始向房地產發展,做了一個石破天驚的決定,聲稱要在新界蓋一座新界第一高樓。

不久後,他命名為遠東銀行大廈的高樓破土動工,用了四年的時間就建設完成,17層的高度讓它在新界顯得鶴立雞群。

這時候新界也引來了發展高潮,大批的工廠建立過來,也給遠東銀行帶來了大量的儲戶,他們也不再是那些沒有多少錢的鄉下人。

於是遠東銀行在新界大開分行,他也被稱為新界銀行鉅子,新界首富。

可是好景不長,1965年,港島發生銀行擠兌事件,這場危機很快就蔓延到整個港島,遠東銀行自然也不可倖免。

雖然遠東銀行挺了過來,沒有破產,但實力以大不如從前。

禍不單行,兩年後的港島事件讓邱德根終於挺不住了,在69年的時候,把76的股份賣給了萬國寶通銀行,也就是我們熟知的花旗銀行。

雙方經歷了一段蜜月期後,矛盾開始突顯,邱德根是把遠東銀行當成家族企業來經營的,大權獨攬。

可是現在的大股東確是花旗,而且還是絕對控股。

他們不滿邱德根的一些決策,稱不符合北美銀行的規矩。

可是邱德根也非常強硬,告訴他們“這裡是港島”。

這樣的針鋒相對也促使了花旗銀行行使大股東權益,改組了遠東銀行的人事高層,徹底觸動了邱德根的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