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若星辰 作品

第30章 琴瑟調和

眼前之人正是嵇荇之,留守遠居山的唯一天界高人,修儒道,二十地界,七十天界。

西海博澤聯軍與唐昭大戰之時,嵇荇之剛破境入天界,大戰後,遠居山掌門顧寧神消道隕,人才更是凋零,不少大宗門看中了這片靈氣充裕的天然洞府。上門挑戰者眾。雖然西海朝廷有心維護,但畢竟相距甚遠,再者修行宗門的生存之路就是自強自立。

平日不問俗務只知讀書喝酒的儒生嵇荇之成為了遠居山的鎮山之柱,他毛遂自薦接下掌門之位,先是召回所有在外遊歷修行的弟子門人,隨後力排眾議,幾乎掏空了遠居山的家底請一直交好的南宮世家幫忙重新打造了護山大陣,親自運轉掌控,威力提升一倍不止。

即使是最緊要的時候,他也堅持要求宗門的另外一位天界武道高人馮至柔留在京城,用嵇荇之的話說,有老馮遙相呼應,就是有其他宗門有實力滅遠居山的門,也要掂量掂量後果。絲毫不理會門內有些人背後議論他是怕入天界更早的馮至柔回來搶掌門之位。

事實證明了他的英明決斷。

一年內,數場守山大戰,他居中調度井井有條,嵇荇之本人更是幾度法身被創,險些跌落地界,有他身先士卒,遠居山弟子們上下一心守護家業。馮至柔也靠著在京城的各路關係和人脈請來高人在危難關頭相助,多次化險為夷。

我有儒生風流,更有意志如剛。

只想清泉松林做名士,偏偏破陣殺伐挽狂瀾。

待一年之後西海朝廷因敗仗造成的動盪逐漸平息下來,在馮至柔的活動之下,朝廷封賞了遠居山,賜下“寧襄英節”的石碑,遠居山也慢慢恢復了元氣。

嵇荇之只做了三年的掌門,之後決然地把掌門之位傳給了顧寧的大弟子藺遠之。

雖然退位,他仍然被看過遠居山數百年來最好的掌門之一,威望不下於武學成就最高的前任掌門顧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