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沫但不甜 作品

第865章 傳統做法

    楊振興解釋說明的“為了讓菜變得更好吃”,獲得了羅剛的認可,在大家心裡,本來就應該是這個道理。

    做菜如果做的難吃,誰還會繼續做?

    開這個節目,也是為了教大家能把家常菜做的更好吃,沒毛病。

    不過他又看著楊振興把煮好的西紅柿拿出來扒皮,感到好奇的問道:“楊師傅,不都說蔬菜水果的皮都很有營養嗎?

    為什麼還要把皮全都扒掉?”

    “西紅柿的皮遇熱會起皺收縮,做出來不好看,當然我現在只是做的老菜譜上的做法兒,大傢伙平時在家裡頭不需要這麼麻煩。”

    把西紅柿的皮扒乾淨,楊振興拿刀在案板上一切兩半,又把最底下的蒂根左右兩刀切去。

    然後再把每一半西紅柿又切成等大的四瓣。

    緊接著,在三個參演者吃驚的表情下,把西紅柿中間的瓤片了出來。

    “楊師傅,您怎麼把瓤兒都給切掉了?”

    張耀虎忍不住問道,顯然害怕楊振興出現了失誤。

    楊振興把刀放下,抬頭看著面前三個吃驚的參演者,餘光還瞥到演播室外一眾節目組工作人員的表情,笑著解釋了幾句。

    “西紅柿原產於南美,隨著大航海進入西歐,明朝時期傳入國內,因為是舶來品,果實又近似於茄子,所以他就有了另一個名字叫番茄。

    最早西紅柿在國內是作為觀賞栽培,後來隨著西餐的傳入,才逐漸開始有食用記載。

    尤其是民國時期到五十年代,才逐漸在國內廣泛栽培,成為主要果菜之一。”

    講了講歷史,楊振興繼續說道:“最早的時候,西紅柿因為栽培數量少的原因,老百姓很少有吃過的,一般多出現在宴席上。

    宴席菜很多地方都講究炒菜不能是湯湯水水的,因為吃起來會很狼狽,淋啦的到處都是,不美觀。

    所以最早的菜譜上記載的西紅柿炒雞蛋,都是把果瓤去掉,只取外層的果實製作。”

    幾個人若有所思的點點頭,邵龍又問道:“那楊師傅,切下來的果瓤怎麼處理?直接扔掉嗎?未免太浪費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