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沫但不甜 作品

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 段師傅等人的心思

    牛排大家都不陌生,這是西餐裡最常見的食物之一。

    早在歐羅巴中世紀,就已經出現了這道菜。

    國內有記載還是在清朝末年,傳入國內的時間不算久。

    當然不是說中餐裡沒有牛排,但基本以豬排和羊排為主。

    比如滬市的大排,用的就是豬丁骨作為原料。

    在中餐裡,肉排基本都是把肉剁碎了以後,再揉捏成餅裝,通過烹調製成肉排。

    之所以有這樣的差異,主要還是因為國內跟國外的牛品種不同導致的。

    而且在國內一直都是農耕文化,牛在古代生產力低下的時期,是重要的生產工具。

    所以歷代官府對牛的保護都是十分嚴格的。

    除了北方外族佔據的廣袤草場,國內說實話連養馬的草場都沒多少,更別提養牛養羊的了。

    這也是為什麼,國內古代羊肉都是貴族吃的金貴肉。

    吃牛肉,也只是因為牛發生意外或者老死之後,官府登記完,接著被官僚士紳買走嚐鮮。

    你想想每天下地幹活的牛,那個肉能嫩到哪裡去?

    全都是肌肉,不剁碎或者直接長時間煮爛,根本就咬不動。

    也就天然不具備出現牛排菜的土壤。

    不像歐羅巴那邊,地勢總體比較平緩,有面積很大的牧場,可以精心飼養牲畜。

    每天牛群除了吃草就是吃草,根本不用幹活,輕鬆自然生活,肉質肯定要細嫩。

    就可以直接切成厚片,通過煎烤等方式,製作成牛排。

    中餐包容萬物,不管用哪個國家的原料,都能通過中餐烹調方式製作成菜。

    但西材中制,總歸不如地地道道的中餐更能受到廚師追捧。

    所以段師傅他們幾個人,才會一點精神頭都沒有。

    想通了這一點,楊振興不由得感到好笑。

    “幾位,大傢伙都參加過多次重要外賓接待任務,應該不需要我多做說明。

    國際會議領導肯定要考慮到諸多因素,所以才會在食材選擇方面考慮周全。

    現在在國際社會,不管是哪一個國家,牛肉是最被廣泛接受的肉類。

    雖然牛排是西餐常見的食物,但也未必不能吸收成為咱們中餐裡的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