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沫但不甜 作品

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受寵若驚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

    楊振興的演講,引發了在場師生們的沉思。

    眼下這種情況,在社會上的確出現。

    甚至不少人仔細想了想了自己平時的許多習慣和做法,都吃驚的發現,他們在日常生活裡,也從來都不在乎關心這些事情。

    像是時令之類的,許多人只記得有數的幾個。

    那天該幹什麼,有什麼傳統、該吃什麼時令菜,幾乎一概不知。

    或許一些人還知道‘冬至餃子夏至面’、‘咬春吃春捲、啃秋吃西瓜’等等。

    但其他的比如‘雨水吃龍鬚餅’啊、‘立夏吃鴨蛋’啊、‘霜降吃柿子’啊這些,只有一些老人還記得。

    並且也在不斷堅持這樣的傳統。

    年輕人平時想吃什麼就去吃什麼,壓根沒有這種概念。

    正像楊振興剛說的,科技不斷進步發展,國家在食品供應方面不像以前還需要憑票買。

    隨時隨地都能吃到各個季節的蔬菜水果。

    遠在瓊島的香蕉,也只需要幾天時間,通過便捷的海陸空運輸。就能抵達遙遠的東北。

    這種情況下,大家日常生活裡,除了類似香椿、蓮藕這類沒辦法培養、只能在固定時間採集的食材。

    其他東西一年四季都能在菜市場買到。

    所以大家不再重視時令,不再關心每個節氣的飲食傳統。

    吃東西不再講究習俗,藥膳什麼的都拼了命往狠裡補。

    也就沒有什麼好奇怪的了。

    誰管理什麼季節該吃什麼?

    我想吃山城火鍋,大熱天的一樣去吃;我想吃涼拌冷凍的菜,大冬天的照吃不誤。

    如此一來,等他們有了孩子,自己本身都不懂傳統的東西,那他們的孩子怎麼可能會動?

    都不需要幾代人,可能兩三代人,就會把璀璨的傳統飲食文化瑰寶,徹底忘掉。

    這些文化一旦丟了,想要再撿起來,那可就更難了。

    說不定要好幾代人不斷努力,才能再把這些文化重新拾起,繼續繼承發揚下去。

    想到這裡,許多人不由得感覺有些毛骨悚然。

    作為北大的高材生,他們對於傳統文化的認識,要比許多同齡人更深刻,見識的東西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