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沫但不甜 作品

第1326章 黃埔千層蛋(二)

    灶頭一直保持大火,在滑油的時候,讓炒鍋也持續加熱。

    大概滑了五六圈,黃師傅倒出鍋裡大約一半左右的油,只留下一小半,火也從大火轉成中火。

    此時的油溫,根據楊振興肉眼觀察,大概在四五成熱左右,約為一百八十度。

    畢竟剛才滑油的時候依然在大火加熱,而且炒鍋也是熱的,油溫自然不會低。

    不管是炒雞蛋還是煎雞蛋,許多人都做不好,下鍋的時候不是容易炒變黃,就是容易粘鍋,無法翻面。

    有的人以為是鍋裡的油太少了,可倒多了油,結果還是一樣。

    其實製作雞蛋的時候,有兩個地方需要注意,大概總結成四個字就是熱鍋溫油。

    首先鍋一定要熱,只有足夠熱的鍋,才能更好的‘吃進油’。

    道理很簡單,就像剛買回來的鐵鍋開鍋一樣,為什麼一定要燒到通紅再倒油?

    目的就是為了讓鐵鍋的分子結構變大,出現縫隙,這樣油才能進到鍋裡面,讓鐵鍋有了‘油性’,把分子之間的縫隙填補起來。

    這樣才能在炒菜的時候,不沾油、不沾水、不粘鍋。

    油溫選擇適中的溫度,也是經過廚師們的實驗得出的結果。

    因為用滾油炒蛋的話,油一滾,蛋液倒進去絕對立馬廢掉,簡單講就是沒發吃。

    如果油溫低了,也不行,炒出來的雞蛋水淋淋,而且鬆鬆散散的,根本不成形狀。

    就在這時候,黃師傅利索的把碗裡的蛋液倒入鍋裡,馬上提起鍋開始轉鍋,和剛才滑油時的動作無一二般,讓未凝固的蛋液一直流到鍋底。

    未凝固的蛋液,一接觸鍋底,便立即蓬起來,用眼直接能看到凝固的一層層蛋皮。

    緊接著,黃師傅拿起鍋鏟,用鍋鏟背面,將蛋皮按照一個方向,不停的推到一邊。

    蛋皮裡沒有凝固的蛋液,隨著操作繼續流到鍋底,然後變成蛋皮。

    每流下來一次蛋液,黃師傅就轉一下,整個過程中,炒鍋一直都用手提著,根本沒有放下來過。

    一直到蛋液流不動了,他才停止動作,馬上關火撒鹽,直接出鍋裝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