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航顏方詡 作品

第二百五十七章,是他們先動手的

  王綺皺起了眉頭:“這有什麼價值?這只是個農業國,他們一年的產值也就兩千多萬稅幣,卻要交四百萬的帝國稅。完稅之後,財政能夠結餘的部分,可能還不到兩百萬。這兩百萬,其中大部分還要用來支付軍隊的維持費,再算上一些行政支出、王室用度……一年下來,財政不出赤字那都是好的了。這樣一個地方拿下來,你有什麼油水可以撈嗎?”

  顧航搖了搖頭,說道:“母親大人,這就是商人思維和建設者思維之間的差別了。您只看到了一份資產的當下,卻看不到它未來。”

  王綺的脾氣,經過了此番事件的磨難之後,真是好了不少。往常,要是兒子這麼跟她說話,她哪裡能忍受呢?

  而現在,她能忍受,她只是稍微有點不滿:“我不是看不懂潛力的意義。但是,發展的前提,是需要投入所需的資本的。四千萬人口、四百多萬平方公里還算環境良好的國土,這些都是正向資產。但是,盧曼王國的居民受教育水平、工業化水平、基建水平都極差。你展望的那個未來,需要你投入多少資源來實現?又需要多少年才能夠回本呢?”

  頓了頓,王綺繼續說道:“而且,這還是簡單的經濟賬,其他的還沒算呢。這裡是黑箭星,是有主的,是有國王議會的,你佔據盧曼王國,其他六個王國以及一大堆小國會怎麼看?你怎麼建立合理的統治?如果矛盾激化,是不是有可能爆發戰爭?應對這些戰爭,你又要投入多少資源?”

  很顯然,王綺對此是持有懷疑態度的。她到最後,給出了自己的建議:“不如將這次的戰果,換成一些實實在在的利益。”

  “人口和土地,就是實實在在的利益。”

  “我是說更短期的、更直接的。”

  顧航嘆了口氣。

  他和她母親之間最大的分歧就在這裡了。

  商人,考慮利益,考慮投資回報,考慮風險……

  但顧航從來沒有把自己定義成一個商人。單純的利益,從不是他在做一些決定時候的首要考慮。

  包括來到怒梟星當總督這件事情,也是一樣的道理。

  講到這裡,顧航說道:“我在重建怒梟星的時候,有投入什麼嗎?”

  只這一句反問,就把王綺給問住了。

  是啊,怒梟星的情況可比黑箭星這裡惡劣太多了,按照王綺的說法,那怒梟星難道不是個更加負面的資產嗎?

  但結果呢?

  現在怒梟星的發展狀況,就算是她,也不能睜著眼說瞎話。

  而這一切,都是建立在顧航白手起家的前提下的。

  她比誰都清楚,顧航在這將近兩年短時間裡面,沒有從家族獲得一分一毫的投資。

  但就算是這樣,怒梟星都是已經是一副蓬勃景象了。

  她不知道兒子是怎麼做到的,她也有嘗試旁擊側敲的詢問,但是從未得到正面的答覆。

  但如果相應的模式,複製到黑箭星上的話,那麼盧曼王國的四千萬人口,將會爆發出多大的潛能呢?

  她不禁思索著。

  而顧航的話語,還在繼續:“當然,我不會把這裡當成本土、當成核心區塊發展。我的精力和資源也有限,我會優先顧及怒梟星。而且,正如母親您所說的,我掌控盧曼王國會有各種各樣的阻礙和麻煩。這裡,我暫且只會作為殖民地來對待。”

  “但我還是會少量的投入一些發展資源。畢竟,就盧曼王國的現狀,不管怎麼搞,那都是虛的,往死裡榨也就三兩油。全面提升生產力,做大蛋糕,那才是王道。這個投入我算過,不需要太高,而且我會解放民眾,他們現在的這種生產關係實在是太原始、太落後了。”

  王綺擔憂道:“你這麼做,必然會得罪另外六個封建王國,外交上會有比較大的問題。”

  顧航的腦海中閃過了前世記憶中的一些歷史,確實如此。在一大群封建君主國度之中,出現了一個外來的、搞集中制度的國家,那會是個什麼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