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國公 作品

032 甲子納音

實則,中國古代樂師自己定律,一派一律,甚至一人一律,又根據周天之數,創出三百六十律,以每個律為基礎,都能創出無數華美樂章。

他當時對音樂沒有太大的興趣,沒有往深了研究,只是通曉了其中的道理,如今拿到了洞靈箏在手,昔日所學過的東西立即泉湧般在腦海中閃現。

他隨手一撥,箏頭對應的日月星辰便開始放光,時飛陽看那符號,與鼎湖峰底金篆天符頗有相通之處,而且並非一成不變,隨著他撥動琴絃,上面日升月降,斗轉星移,光芒閃爍。

他細細回憶當日所學,將河圖洛書,陰陽五行等重新排列,與音聲相合,一個音一個音地撥動感受。這箏在謝瓔手裡時候撥響,聽得他幾乎魂飛魄散,如今他自己撥動,發現音調起伏,有許多神妙之處,有的能影響他的心脈,讓他氣血沸騰,有的影響他的肺臟,讓他窒息難捱,有的影響他的三魂,有的影響他的七魄……

他不知道,這洞靈箏是古仙人所制,就連樵公也只掌握了六陽律,並未能盡得其中奧妙,到了崔蕪手裡,更是隻悟出了兩段音調,一者攻擊妖獸魂魄,一者用來開山裂石,而且只是幾個簡短的音符,並不成曲調。

他精於術數,又參過華夏音律起源,起點就是直接奔著十二律呂去的,又得了黃帝所遺金篆天符,瞭解十二週天律的底層邏輯,雖然沒有正經學過音樂,看似不能入門,實則假以時日,早晚能將這件寶貝徹底悟透,運用由心!

他沒有確切的目的地,只是不斷往東走,一邊玩一邊修煉,有時候方向偏北,有時候方向偏南,他也不在意。

這日,他逮到個千年老蚌,單是殼就有兩丈多長,老蚌以為要被吃掉,拼命逃跑。

若論修行根器,以人為最佳,其他哺乳類次之,鳥類再次之,爬行類又次之……介類根器很單薄,這老蚌雖然活了千年,卻沒什麼神通,只會不斷噴水,靠著反衝力道向前疾行,有時候還會鑽進海底的泥沙裡偽裝起來。

時飛陽因紫雲宮就是個老蚌慧珠被追逐誤入發現的,他就想著看能不能也發現個海底仙府,就一直追著玩,老蚌鑽進沙子裡,他就給挖出來,讓它繼續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