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隔壁村來鬧事

 沈淵和蘇晚晚夫妻現在就是整個村的風向標,一聽閹割豬仔能讓豬長快長肥,里正柳大平立馬也把家裡的兩頭豬給閹割了。 

 不過他找的是自己的堂兄弟,柳大夫。 

 柳大夫被迫營業,第一次幹這種事,也是唏噓好久。 

 屁股還沒坐熱,又被請去另一家進行豬仔閹割。 

 當初有六頭豬仔,沈淵家分了兩個,里正家兩個,還有村裡另一個富戶家也分了兩個。 

 柳大夫好端端一個大夫,被迫成了獸醫。 

 在里正家住著的趙慶海聽到這事,也是樂了。 

 不過農畜不分家,他還是不恥下問地跑去沈淵家裡問情況。 

 聽蘇晚晚講解一番後,他竟是覺得十分有道理,立馬記錄在案。 

 從此,村裡的幾頭豬仔也成了農業司關注的對象。 

 等把所有紅薯都種上,蘇晚晚製作曲轅犁的獎勵終於被送來了。 

 不僅有蘇晚晚指名的那些荒地,還有十畝良田,另外有二百兩銀子。 

 通許縣並不是一個窮困縣,因為大豆經濟的發展,相反還很富裕,不然許縣令不可能支撐這麼多天。 

 只是再富裕,也快坐吃山空了。 

 二百兩銀子也是東拼西湊弄來的。 

 但是許懷遠覺得值。 

 若是放在平時,他會給更多獎勵。 

 不說別的,就蘇晚晚造出的這些農具,上報上去就是他的政績。 

 更別提還有紅薯。 

 許懷遠此時還沒想到,蘇晚晚以後會給他更多更大的驚喜。 

 得了荒地,蘇晚晚立馬著手準備豆製品作坊建造上了。 

 現在什麼最不缺,自然是勞力。 

 沈淵雖然腿走路不方便,也沒閒著,讓人去鎮上製作豆製品作坊需要的平底鐵鍋。 

 又去找柳二叔做其他需要的東西。 

 就等紅薯都種下,召集村民開工了。 

 趙慶海在紅薯全部種上之後,就先帶著兩個徒弟回縣城了。 

 畢竟也不可能一直住這裡,只需隔一陣子過來檢測記錄一下便成。 

 此時已經六月中旬,天依舊沒下雨的跡象。 

 越來越多的難民湧入通許縣,雖然前陣子賑災糧已經到達,可也是杯水車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