頌史 作品

第三百四十一章 兩科取士

等他說完,朱元璋挑了挑眉頭問道。

“你想要做什麼?”

朱允熥深吸了一口氣便回答道。

“下面的吏員之所以能夠目無上官,究其原因便是盤根錯節,而且跟當地各方勢力結合在一起,必須打破這種僵化的關係。最好的法子就是科舉一分為二,科舉取士只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還需要專才,只要通過秀才考試,就可以參加專才科舉!”

等他說完之後,朱元璋皺了一下眉頭。

“你的法子的確不錯,但是你有沒有想過?這考試由誰來舉行?怎麼舉行?如果弄個不好,反而會讓那些世家大族把握權力,事情更加難辦。”

朱允熥則是呵呵一笑,一臉輕鬆的說道。

“這個辦法簡單,反正朝廷現在不缺錢,可以根據南北的條件,在一些大城市中專門創建學院,由朝廷派出官員專門治理。每年進行科考之時,先在地方上考上一場,通過之人趕到京師再考一場,如此一來就能夠選出有用之人,還不會讓地方上的官員過多的插手。”

說到這裡,他的思路也就通了。

“當這些人進入到官場之後,也會改變現在的權力格局,不會讓地方上鐵板一塊,時間一長必然會有所變化。另外還可以引入官員負責制,每人每年根據當地的條件提出來如何治理之法,並且在任期間能夠做到哪種地步,如果做得到才能夠定為優等!”

朱元璋臉上露出一抹感興趣的神色,這個法子聽起來似乎沒什麼用處,但是實行起來效果恐怕會不錯。原因很簡單,一名官員對於當地的情況如果不瞭解自己坐在房間裡面拍腦袋一想,做出來的東西肯定不現實,到時候想要達到,那也不可能。

通過這種法子,一方面可以讓官員調動自己的積極性,另外一方面也能夠對官員的手段和眼光有一定的考量,如此一來,朝廷反而能夠松上一口氣。

要知道每年的官員考核,那可是頭等大事,其中有不少人每到這個時候就會揣著銀子進京城,想盡辦法賄賂官員,這麼一來的話,今後這種情況也會有所減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