頌史 作品

第四十一章 送上門來

 說到這裡,他略微一停頓:“不過其中很多王叔也對於印刷坊很是感興趣,現在已經派人開始打聽了。”

 聽到這話,朱元璋的眉頭輕輕一皺:“你準備怎麼辦?”

 朱允熥看了一眼旁邊的王景弘:“王公公是皇爺爺身邊的老人,機敏可靠,忠心耿耿!我想要是有王公公過去坐鎮的話,王叔們就該適可而止了。”

 他沒有借這個機會敲打其他的藩王,讓朱元璋有些意外:“你難道不想趁著這個機會做點什麼嗎?”

 朱允熥笑著搖了搖頭:“如今榮國公正在訓練新軍,軍備還沒有裝備齊全!這些王叔們眼下只是好奇,沒必要因為此事鬧得不可開交,更何況眼下正是過年的時候,出了事情也不合適。”

 一番解釋合情合理,朱元璋臉上露出讚許之色:“你心中有數,咱也放心了,就按你說的辦,這兩天就讓王景弘過去撐個場面!”

 明朝是一個非常擰巴的政權。

 一方面是遵循法家思想,對於商人進行打壓。

 另外一方面官方還會開辦一些經營場所,由太監前去坐鎮。

 這可不是光京城有,而是各地州府全部都有,所賺取的銀子自然是交到內庫去。

 這相當於既當又立!

 不過也是沒辦法的事情,至少現在這種情況之下,朝廷的財政捉襟見肘。

 朱元璋也是通過這種方式,儘可能的減少皇宮對於國庫的攫取。

 想法是好的,可是後來的皇帝們做的事情就讓人不忍直視了。

 文官集團想要搶奪財權,皇帝想要花錢,光是因為這點事兒,雙方就已經鬧得不可開交了。

 當然這是後話。

 朱允熥達成目的之後,心裡面便有了計較,跟朱元璋說了一會話,起身告辭。

 聽得出來的王景弘,這時候低聲問道:“殿下想要奴才怎麼做?”

 他是個聰明人,上次在圍獵之時,眼前這個皇太孫跟燕王之間鬧得不愉快,大家都看得明白。

 他可不相信朱允熥會白白錯過這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