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夫子 作品

第一章近在咫尺的老家

 10月1號的下午,6點鐘左右。

 一輛來自縣城海裕達小區的紅旗e-hs9小轎車,徐徐開出大門。以每小時20公里的速度,右拐進入繁華的興城大道直行。它穿過三個紅綠燈,直角轉彎,進入八車道省道,突然加速。在縣城通往馬家蕩旅遊區的鄉鎮公路上,以每小時八十碼的速度,風馳電摯般狂奔30分鐘,進入四車道鄉鎮公路。

 沿途,車輛穿梭來往,看的人眼花繚亂。在行至永興方向的紅綠燈處,紅旗轎車速度放慢,進入左拐彎箭頭區域,正好碰到綠燈。一把方向到位,左拐彎進入向東的右行車道。眼前,隱隱約約看到一座墨綠色的寶塔,巍然屹立。從塔尖往下掛著三個有機玻璃做出來的、霓虹燈組成的三個大紅字:朦、朧、塔!

 晚霞,映紅了西半邊天,已近黃昏,這裡依舊人山人海。只見紅旗小轎車猶豫停頓幾秒,看得出,駕駛員試圖右轉彎進入風景區的停車場。卻發現停車場已經擠得滿滿的一排排各種型號的小轎車。包括沿途路邊綠化帶的人行道上,也接二連三的停車各種小轎車。

 路邊,保安在維持現場秩序。他們用生硬的山芋蘿蔔腔調,使出渾身解數,試圖說服亂停、亂放車輛的現象。可見,收效甚微。每年只有一個十一,景區爆滿也不是管理者能解決的事。地保安來說,也只能走走形式主義,見人亂停車上前勸告。當被旅遊者問及車停哪裡時,保安也語塞。

 所以,更多的是人性化的理解!保安看到亂停車不上去制止,是瀆職。但景區提供不了更多車位,的確也不怪遊客亂停亂放。最後,大家選擇各退一步,彼此理解。建再大的停車場,平時也是浪費土地。畢竟,國慶節每年只有哪麼今天,忍一忍,包容一下也就過去了。人們更多的是選擇珍惜時間,不想在愉快的有效時間內,浪費在無聊的爭吵上。

 每逢及假日,朦朧塔景區車位根本不夠容納。來到這裡遊玩的人們,不得不將車子就近靠停,導致人行道被堵現象嚴重。幸好,人們因為來此一遊,儘量服從現場保安的安排,還算是在節假日期間勉強應付過去。紅旗轎車被保安擋住,只見她搖下車窗,不知道和保安說了些什麼,便慢慢的倒車退回到路上。

 繼續向東前行,在一個大圓盤的地方,掉頭右行進入西行車道。原路返回,進入八車道,靠右南行。估計她應該是路過朦朧塔,想順便下車狂一圈。欣賞一下家鄉的風景區,開設好多年,外地旅遊團成群結隊來遊玩,而他們這些生活在本地的人,一頭紮在工廠裡三點一線,整天為了柴米油鹽醬醋茶奔波勞碌,沒機會來遊玩一下。

 偶爾碰到不加班的禮拜天,又要看望老人,又要照顧孩子學成績,唉!那真的叫個忙裡偷閒,哪有功夫來旅遊區玩一玩。難得7天國假,在縣城上班工資不多,12小時工作時所得報酬三四千,令所有工人怨聲載道。迫於生機,累一點,苦一點,工資少一點也願意。至少,能享受和孩子在一起的氛圍,苦中作樂。

 人的幸福感來自於心裡的那份滿足,雖然遍地開花的鄉鎮企業,大多數都是大城市淘汰的重汙染企業,重沙塵、重噪音,甚至有些工廠車間工人,冒著化學有害氣體的洩露之風險,也不得不為了幾兩碎銀,為了和家人團聚,為了照顧孩子和老人,來回奔波在家和工廠道路上。苦了我一人,幸福我全家。

 總有人奔跑在嚮往幸福生活的大道上,不辭勞苦,並幸福著。寧願苦一點,回報少一點,也不願意離鄉背井,好像已經成為現在打工人的運營模式。不像60、70、80後的人,有的拖家帶娟、有的異地分居、有的妻離子散,有了錢,家卻散了;有了房子,卻和父母隔海相望;有了新家,卻苦了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