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江風 作品

第 115 章 115(一更)

 李清月說金法敏是個好人,可不只是從戰略角度上來說的。

 那北漢山城地界上一度完成了對高麗的驅逐,如今屬於新羅的地盤,而金法敏就是新羅的大王。

 這就意味著,當他將北漢山城讓出給唐軍指揮,卻依然派遣了國中兵力在此地駐紮的時候,是新羅國王將北漢山城臨時“贈與”了她一個外人。

 在新羅王告知於劉仁軌的消息裡,安定公主這位熊津大都督可以暫時將此城權當自己的封地對待,無論是被派遣到此地的新羅兵馬還是這座北漢山城中原本的守軍百姓,都可當做自己所屬來調派。

 這就和她和熊津府的關係不同了。

 對熊津府,她只有管轄權,其餘的種種安排都是因為其處於海外而臨時做出的,真正意義上的所屬權還在李治的手中。

 可這座北漢山城不同!只要新羅不將其收回,這就是李清月的所屬地。

 新羅王是為了顯示自己的無害,這才給出了這樣的說法,卻也恰到好處地成全了她。

 哪怕她此刻還未曾駐兵,當金法敏的消息以這等方式抵達她的耳中之時,這北漢山城已變成了她的領地。

 而非是那種還被標示著臨時屬性的狀態。

 這是和此前任存山相同的六年壽命。在她讓卓雲從任存山撤兵後,這個臨時壽命又離她遠去,現在卻以另一種方式被彌補了回來。

 那她就要好好想想,如何將其徹底變成自己所屬了!

 她剛想到這裡,忽然聽到孫仁師在旁問道:“公主為何對北漢山城如此重視?”

 別看那北漢山城的存在,意味著兵力可以順利推進到漢江以北,但在北漢山城以北,為高麗所掌控的範圍內還有一條同樣不好渡過的河流,叫做七重河。

 在七重河以及漢江的交界處,有一座城的名字叫做七重城。

 光是聽這個名字就不難明白,此地若有兵力駐紮,並不那麼容易越過。

 要孫仁師看來,與其走這條前方不通的路,倒不如換一條戰線推進。

 何況這一片交戰地,也不是公主近來訓練將士所用的山地地形。

 然而孫仁師沒聽到公主給出的確切答案,只聽她反問道:“那我倒是想問問孫將軍,你因為拿到新羅的軍糧,就覺得足夠高興了嗎?”

 孫仁師默然了一瞬,努力讓自己那翹著尾巴的得意給收回來了幾l分。

 幾l乎就是在他有這等收斂表現的下一刻,他就聽到李清月說道,“從北漢山城推進,正好可以讓孫將軍和黑齒將軍緊密配合一番。”

 她抬眸之間毫不掩飾對前線戰局的圖謀,帶著一股令人心驚的戰意,“所以,只等蘇將軍那頭動兵,我等便即刻入駐北漢山城!”

 她伸手,將一隻小船模型,放在了漢江與七重河交匯的——

 入海口之地。

 ------

 “媚娘似乎在分心?”

 李治落下一子在棋盤上的時候

 ,朝著對面之人望去,開口說道。

 也不知是不是因為長安比起洛陽更合乎於李唐發跡根源,讓他在身體不佳的情況下更能產生依賴,又或者是秋季將過,不再有暑熱並溼氣發作,讓風疾暫時被遏制了下去,在回返長安後,李治覺得自己的頭腦都清醒了不少。

 想到三門峽水運送糧日益運轉嫻熟,李治便盤算起了在長安安穩度過明年夏天的辦法。

 總是往萬年宮去也有些不妥,更何況此地一度發作過山洪,也讓李治對此地有些心理陰影。

 總是前往洛陽也不妥,這總讓他有種不能掌握住局面的錯覺。

 那就只能就近解決了。

 算起來,在這長安宮城周遭還真有個地方可去。

 不是別處,正是大明宮。

 位於龍首原之上的大明宮,佔據了龍首山的最高處,足以俯瞰整座長安城,此前一度作為隋朝禁宮的一部分。

 自玄武門之變後,李淵退居太上皇的位置,由太宗皇帝在此地為其修建了夏宮。不過,在其於二十多年前病逝後,此地就少有被啟用了。

 李治卻記得此地的好處。既是山高之處,距下方二十丈有餘,自然能將夏日溽暑潮熱之氣都給阻擋在下頭。

 而那天子位居龍首,更是再好不過的意向。

 為此,李治將此事交託給了閻立本,希望他儘快給出一個合適的擴建方案。若是條件允許的話便儘快動工,以求在明年夏日到來之時便能入住。

 只可惜,閻立本比起他的兄長閻立德更長於藝術丹青,而非軍事和建築,對能否成功讓大明宮達到陛下的要求還有些忐忑。李治看出了他的遲疑,只讓他放手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