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江風 作品

第 99 章 099(二更)

 不過,劉仁軌又想,或許對他來說,不知道公主到底是為何出現在這裡,應該還能算是個福氣吧。

 起碼,若是之後真的要對人做出追究的話,劉仁願只要不來上個看護不力,就不必擔心會擔負上罪責。

 李清月若是聽到劉仁願的這句話,說不定也是相同的反應。

 就是眼下她還顧不上此事,而是忙著確認那探子的身份。

 她聽著張繼的敘述,摸了摸下巴,低聲自語了一句:“真是僧人啊……”

 劉仁願遵從蘇定方的指示,在這半年間沒有主動和百濟反叛軍交手。

 但對方到底有哪些成員,他還是心中有數的。

 所以李清月和劉仁軌根據劉仁願提供的種種消息,最終可以確定——

 如果百濟反叛軍真對他們的疑兵示弱之計上當,選擇派人前來探查,最不容易引人懷疑的,就是道琛和尚手底下的僧人。

 對方但凡頭腦正常,就該當選他們。

 至於能和唐軍相持日久的人到底能不能做到頭腦正常?

 應該還是可以的吧。

 “公主?”張繼見她有點走神,出聲提醒道。“我們眼下該當怎麼辦?”

 這兩人可並不僅僅是因言行緊張,加上對公主的存在發問,才被張繼確定他們有問題。

 還因為在為遺落骸骨舉行超度之時,他們表現得太“官方”,也太老練了,進而加深了他的判斷。

 這樣的人絕不可能是百濟境內隨隨便便就能抓出來的兩個僧人。

 “再確認一次他們的身份吧。”李清月想了想,說道:“也順便給他們多透露一點安定公主的消息,以及,一個逃離此地的機會。”

 她要確保這個大部隊已前往熊津城的消息,被順順利利地送到任存山一帶,也送到鬼室福信的耳中。

 同時也要告知於他們,泗沘城這頭雖然沒有被放棄,但整體守衛能力已大不如前,是一個在進行了人事調度之後很正常、也很有迷惑性的狀態。

 以便他能如她所願地做出一個決定。

 “至於你,就先不必管此地的事情了。”李清月轉頭朝著候在一旁的趙文振說道,“我前幾日就讓你將哨探往南邊派,你繼續為我辦好此事,和左驍衛將軍麾下的哨探好好學習。到時候叛軍的異常,我希望是由你帶領的人先送到我的面前。”

 趙文振當即應道:“小人必當盡力。”

 明明公主的話中並無激揚振奮之意,他竟又為這一個“先”字而覺熱血沸騰,也當即領人離去。

 公主早前跟他說過的話,好像還在耳邊。

 她說,百濟反叛軍相比於大唐面對的其他敵人來說,就是個草臺班子。

 之所以難以在時限內攻破,一是因為黑齒常之確實有名將天分,二是佔據了地形之利。

 但他們的斥候水準,卻只能用磨刀石來形容。

 那麼這恰恰是一個最有利於他成長起來的環境。

 能不能從中立功,當好她的親衛,就看他的表現了。

 “他現在的樣子,哪裡還看得出一點之前想跑的樣子。”張繼忍不住嘀咕了一句。

 李清月輕咳了一聲。

 他連忙肅正了面色,“我這就去試探那兩人。”

 “不,再等兩天。”李清月打斷了他的動作,“心急吃不了熱豆腐,而且……”

 “讓他們再多做幾場法事吧。”

 這既是為了讓他們再打消一點戒心,也是因為……

 哎,百濟這地方對她來說人生地不熟的,一時之間上哪兒找這麼好用的工具人啊。

 這麼看的話,她還真是和佛教挺有緣的。

 而這個兩天的時間,正好方便她們這邊再做一件事。

 在此期間,她送走了劉仁軌。

 這當然不是將劉仁軌送回到中原去,而是將他送上了先前的那些海船上,由他帶領著這些海船北上,抵達熊津城以西的海域。

 讓他到了那裡後,等待李清月這邊傳來的消息,做出下一步的行動。

 何為下一步的行動?

 之前為了迷惑那些百濟叛軍,她是真的將相當一部分的人馬調度北上,前往熊津城了。

 不過這些人的目的可不是要駐紮在那裡,而是要讓這虛晃一槍,更不容易為人所察覺。

 李靖在兵書之中記載的征討輔公佑例子裡,他最後選擇在明知敵方結營牢固的情況下,趁著對方以為他不會去打這一場突襲戰的時候神兵天降,李清月如今也是這個想法。

 她給那頭的百濟叛軍一個泗沘城中空虛的假象,但她可不只是滿足於將人誘騙出山。

 比起分批將人啃下,還不如來個直搗老巢,再去試一試那營寨的堅固程度!

 就看這一出置換,到底是誰更有本事了。

 所以她要讓已經北上熊津的大部隊直接經由海路往南走,繞路登岸後直走任存山!

 “公主當真確定,由我來督管這一路人馬?”

 劉仁軌倒不是覺得擔負不起這個責任,實在是不太放心公主不在他的眼皮子底下。

 “既然傳聞之中已說公主避難熊津城,您也完全可以一道走。若是公主對此戰真有如此之高的興致,那便到時一併南下就是。”

 為何非要讓自己置身於泗沘城的險境之中呢?

 畢竟,此地的戍防情況雖然比外人能看到的要強一些,可也確實強得有限就是了。

 他這最後一句沒有說出,卻並不難讓李清月聽出他話中的意思。

 她一邊隨同老師順著山城一側的石階往下走去,一邊從容答道:“其實以老師的脾氣,若是真覺得我留在此地不妥的話,早已用更加強硬的手段將我攔下了,而不是還在徵詢我的意見。”

 劉仁軌一時語塞,不得不承認李清月這話說得對。

 師徒數年,足夠他這個聰明學生摸清楚他的脾氣。

 李清月繼續篤定地說道,“再說了

 ,左驍衛將軍留守泗沘城已有半年之久,在你我與他的交談中都不難聽出,他雖無戰場上的天縱才華,卻勝在一個腳踏實地,只怕這泗沘城的階梯有多少步,有多少塊石頭他都摸清了。而我留在此地,正可激勵士氣,豈不正是一出強強聯合。”

 劉仁軌實在沒忍住,在聽到這句強強聯合的自吹自擂時笑了出來。

 又想到此前安定公主能毫不猶豫地將一旁的新羅稱為“佞臣”,覺得她其實看待事物局面比誰都清楚,那說這一句“強強聯合”倒也沒錯。

 “可你為何要將你的侍從也給分派到我這一路?”劉仁軌又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