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江風 作品

第 97 章 097(二更)

 不超過一年啊……

 李清月在隨著劉仁願的迎接隊伍前往泗沘城的路上,便同老師分析道:“現如今的情況倒是挺明確的,百濟之北就是高麗,我們渡海而來,勢必要為攻伐高麗的目標做好準備。”

 “百濟以東就是聯軍新羅,但新羅王室有其自己的算盤,如今依附大唐不假,卻未嘗不想在此地獨立分一杯羹。”

 “新羅再往東南去的倭國,則意圖支持百濟內部的反叛軍勢力與我方抗衡,或許還有更進一步掠奪的野心。只是因為其國中大君恰好過世,這才暫時擱置了這個計劃。”

 “那麼姑且不論新羅這個佞臣的野心,我們如今面對的敵人就是高麗、百濟反叛軍和倭國。”

 一共三方!

 李清月不由笑道:“小小一片海東之地,局勢還挺複雜。”

 她落筆在面前的紙上,將北面、東面和境內的敵方勢力都給圈了出來,隨後轉頭朝著劉仁軌問道:“老師覺得,我們現在該當先解決哪一方的問題?”

 劉仁軌凝視著這張圖紙。

 他在作戰上或許還少了些實戰經驗,但以他這等幾十年宦海沉浮的履歷,要將眼下的情況給分析清楚卻不難。

 外間車輪作響中,車內的長者在片刻思忖後徐徐開口:“高麗是我們必須做好隨時出戰準備的敵人。我們雖然不是戰場的主力,但蘇將軍那頭一旦需要我們同步做出支援,就必須能順利出擊。”

 “但說實話,高麗的實力經由唐軍的幾次削減已經大不如前,不是需要我們能勢如破竹,最要緊的,是這個兩路合併後一擊即中的時機。”

 李清月並沒有吭聲,只是在劉仁軌說完後,提筆在百濟和高麗之間畫出了一道連線,上書時機一字。

 她思忖了一番,又在上頭寫了兩個月的期限。

 已在大唐和高麗邊界上的蘇定方和其餘行將趕到的府兵,最遲在兩個月內就會正式朝著高麗進發,以圖將這場戰事趕在冬日之前完成。

 如此一來,百濟這邊的策應,應當也得在九月底之前。

 劉仁軌繼續說道:“相比之下,倭國是這三方中最有潛力的敵人。”

 “大約是一十年前,大唐曾經迎來過一批來自倭國的使者,這些人並不僅僅是來中土朝貢的,還是來進學的。所以十五年前,在倭國境內掀起了一場變革,叫做大化改新,其中實行班田收授法、租庸調製等方法,就是從大唐學去的。”

 劉仁軌並未因為對方這等小國膽敢與大唐為敵,就對其有所輕視,反而相當慎重地說道:“臥榻之側的敵人並不可怕,但懂得向敵方示弱,甚至從中學習的對手,就得重視一些看待了。”

 “好在,若如左驍衛將軍所說,這一路的敵人得先穩定住國內的局勢,才能有動兵的機會。”

 李清月思忖,應道:“但也保不準,這位早早執政的皇太子會選擇來一出瞞天過海。”

 她提筆在倭國和百濟之間的連線上畫了個加重的

 星號,而後標示了半年到一年的時間。

 總之,謹慎一點總不為過。

 劉仁軌就算沒說,李清月也聽得出來他所持有的態度。

 對於一個這樣的敵人,必須對其給出一個足夠強有力的打擊,才能讓其放棄一些不切實際的夢想!

 她望著面前的圖示,說道:“最後就只剩百濟內部的反叛軍了。”

 劉仁軌接道:“這一路其實也是危險最小的一路。百濟的絕大部分王族和貴族都已經被蘇將軍帶回了國內。一十一部司官制下的朝堂都已經被盡數拆解。他們要想掀起風浪,其實應當趁著我們還未抵達百濟境內的時候。”

 可惜,這個時機被他們給錯過了。

 當然,說錯過可能並不怎麼合適,因為他們原本想要選擇的,是一個更為穩定妥帖的辦法,那就是用倭國勢力介入。

 可那頭的意外,讓百濟叛軍的行動被迫推延,這一推延,就等到了李清月和劉仁軌的到來。

 “在我們已經到了的情況下,他們的勝算只有可能借著兩個機會,一是我方被完全困在了高麗戰事之中,一就是倭國捲土重來,對他們提供了足夠的支援。”

 李清月點了點頭,只是為了確保各項因素都被考慮了進去,還是多問了一句:“老師覺得,他們不可能做到在我們協助出兵百濟的同時截斷糧道嗎?”

 若按照蘇定方和黑齒常之等人交手的情況看,這些人對於百濟的地形利用已經到了極致,起碼當黑齒常之來守,蘇定方來進攻的時候,後者沒法佔到太大的便宜。

 那麼沒法確定他們到底能不能將這個擅長把握地勢的長處用在其他地方。

 但劉仁軌想了想還是給出了一個相對篤定的答案:“有可能,但很難。”

 “但凡他們活躍的位置不是現在的任存山地界,他們都可以試一試做出這樣的行動。可你看。”

 劉仁軌伸手朝著示意圖上指去,“任存山偏偏在泗沘城南面的山區之中,而我們是要將新羅和百濟王城之中的糧食往北運,這其中根本沒有給他們出手攔截的機會。除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