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江風 作品

第 39 章 039(二更)

 說這是一出“誆騙”還真不能算錯。

 九歲的李素筠遺傳了李唐皇室身量頗高的特質,加之宮中飲食多食肉蛋和鮮奶,若說她已有十一二歲,也沒人會懷疑。

 李清月便琢磨著,那既是自己的小夥伴,不拉上一併訓練,真是可惜了。

 她早已打定了主意要在阿孃建立武周的一路上提供幫扶支持,也讓自己所見到的缺糧逐食再不是民間習以為常之事,那麼除了讓自己按部就班地跟著劉仁軌學習知識之外,就還得多找到幾個同路之人。

 蕭淑妃經過她的提醒,及時自廢王立武的鬥爭之中抽身而退,現如今以蕭昭容的身份跟隨在周國夫人身邊進學,越發像個隱形人,那麼她的兩個女兒其實已漸漸轉移到了母親的手底下教養。

 此外,改封許王的李素節被遣送至封地過日子,既是令其邊緣化,也是對他的保護。

 沒有相處之時的隔閡矛盾,用起人來也更……坦蕩了!

 李素筠哪聽過那一套一套的啊。

 什麼她若不想像是那幾位長公主一般,還只守著二百多戶的實封,就得在父皇在位期間爭取到足夠的地盤,那她總得有一項是出挑的。

 可比起李下玉飽讀詩書,李清月少而聰慧,在“文”方面,她顯然是不用多想了,那不如試試在“武”上發展一二?

 仲冬季節的田獵早成大唐軍禮之一,簡直是個再合適不過的展示場合。若能在幾年後的某次田獵中,當著這樣多雙眼睛獵取到一個足夠有分量的獵物,她必定能夠穎脫而出。

 至於說,田獵之事不僅看個人的本事還很講究配合?

 那好辦呀,她們兩人合作不就行了。

 李清月信誓旦旦,“弘化姑母所送的青海驄,等咱們都長大的時候其實也將近戰馬服役的末期了,用來做早期訓練之用還好,再往後肯定不成。那便用它再培養出下一代來,到時候你一匹我一匹,你看如何?”

 李素筠有心想說,妹妹是不是剛才用長公主封地數目內涵了一下阿耶,又覺得她說的真有道理。

 再說了,還有個被她已用了幾次的理由——阿孃說的,聽妹妹的話。

 既已被拉過來了,練就練吧。

 但李素筠很快發現,事情沒有她想的這麼美好。

 她本以為,自己的年紀怎麼都要比阿菟更大,卓雲制定的訓練計劃又是按照阿菟的年紀來的,對她來說也應當容易。

 她哪知道,這訓練竟是這樣的!

 在阿史那卓雲制定起來的計劃裡,年幼的小公主還不需要真去學什麼打鬥工夫,但已需累積體力、柔韌性還有腰背臂膀的力量。

 目的便是讓這出循序漸進的訓練,為往後的騎射服務。

 然後,她先找了尚食局的人確認了一番小公主平日飲食,便按照“自己”早年間摸爬滾打的經驗劃定了訓練的時間和強度。

 這樣一來,按說是沒什麼問題了。

 就連李清月和李

 素筠也是這樣說的,“你別看卓雲在與人相處之時坦誠得極沒心眼,但那是因為輔國大將軍自投靠我大唐以來便備受信賴,從無胡人唐人之分,她兄長也正處天子御前,很得重用,但真在這等看家本事上,她是分毫必較的。若非如此我還不放心呢。”

 萬一因為鍛鍊過量,把自己搞出個好歹來,她上哪兒哭去。

 所以她當然是對卓雲提出的計劃做過把關的。

 可話是這樣說不錯,李素筠還是忍不住摸了摸自己的腿。

 因為方才那一刻鐘的掄臂僕步拍地的動作,她腿痠!

 她鼓起了腮幫子,怒道:“她真的不是按照突厥人的體質考慮的計劃嗎?”

 話一出口,她就見李清月極是震驚地瞪大了眼睛,“你竟覺得突厥比我大唐更強嗎?而且你看,我都堅持下來了。”

 李素筠:“……”

 這話沒法接。

 她努力拍了拍自己的臉,讓方才還有點扭曲的表情恢復了正常,見李清月也並非全無反應,起碼在額上多出了一層汗水,又覺自己可能只是因為養尊處優的宮中生活而筋骨僵硬了,反而是阿菟這等年少之人更容易拉伸開來。

 李清月繼續給她畫餅,“你看,下一個動作是俯腰和晃腰,不像是方才那個動作難做了。若要縱馬馳騁,當先要練好的就是腰胯部支撐。”

 “據說早前的時代還沒有高橋馬鞍與馬鐙這樣的東西,騎馬之人要完全依靠著自己的力量夾緊馬腹,讓自己坐穩在馬背上。我們現在已有捷徑可走,這個訓練的強度也要小多了。不難的!”

 李素筠認真地端詳了一番卓雲跑去找了尚藥局後才畫出來的示意圖,覺得這確實不難。

 可當天晚上她就垮塌在床上了。

 她那同胞姐姐李下玉端詳了她的表現許久,方才確認,她只是吃不消那番訓練,而非遭到了什麼虐待。

 但還不等她發問,就見李素筠已一骨碌翻身坐起,努力讓自己擺出一副從容無事的樣子。

 “你……真不用我去請醫官來看看?”李下玉試探問道。

 李素筠悶聲,“不用!”

 那聽起來多丟人。

 今日的那番訓練之後,阿菟甚至還跟著劉仁軌上課去了,若她這個早早回來的竟在叫苦叫累,那往後如何能在田獵之中與阿菟配合?

 她在妹妹面前也要抬不起頭了。

 她連忙試圖找點東西岔開話題,就見姐姐手裡拿著一本她未曾見過的新書。

 名字是……《乙巳佔》?

 “這是什麼書,占卜的嗎?”

 李下玉搖了搖頭,“不,這是星象、天文與風的著作。”

 李素筠有點不太明白,姐姐平日裡所讀的書已日漸晦澀了,怎麼到如今更是往玄學方向去了。

 李下玉卻沒有繼續跟她解釋的意思,只將寢殿之中醫治跌打損傷的藥膏都幫她翻了出來,擱置在床頭,“行了,你繼續歇著吧,我只是將書借閱來看看罷了。”

 這也還是一本並未盡數完成的書。

 顯慶元年之末,李淳風協助修編的十部算經推行進了國子監與弘文館中。李下玉在術算課程上的表現格外優異,也便順理成章地見到了教材的編寫之人。

 彼時,能者多勞的李淳風總算能閒下心來忙一些自己的事情,其中一項就是編書。

 因上一本《法象志》記載的是渾天儀,他下一本寫的便是占星之道。

 但占星也非孤立的存在,在歸併盤點了一番歷史上的占星學知識之餘,他也將其餘天文氣象的所思所得羅列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