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江風 作品

第 27 章 027(二更)

 李素筠的茫然一點都不作偽。

 畢竟,她就充當了個傳聲筒的作用。

 以她的年紀,雖已開始接受皇室公主應有的教育,先學的也不是前朝歷史,以至於她對於唐代之前的隋朝都不大清楚,更何況是漢朝。

 所以她是真不知道衛子夫是誰。

 可這句話落在蕭淑妃的耳中,卻無異於是一石激起千層浪。

 衛子夫啊……

 蕭淑妃怔怔地鬆開了掩住女兒嘴巴的那隻手,神情有一瞬的恍惚。

 她可以擔保,藉著素筠之口問出這句話的人,用這個名字暗指的絕不是孝武衛思皇后的前半生,而是她的結局。

 七百多年前的漢武帝時期,巫蠱之禍牽連甚廣,眼看災禍就要直接降臨在太子劉據身上的時候,衛子夫聽了劉據的局勢陳述,選擇站在劉據的這一頭。

 她以皇后身份協助太子開兵器庫,以圖反抗漢武帝,殺出一條生路來。

 那是以皇后身份反抗天子,何其有膽!

 雖然衛子夫並未能夠成事,在事敗之後果斷自殺謝罪,但這無疑是給後面的人指示了一條出路。

 一條……蕭淑妃也曾經想過的出路。

 自北周到隋到唐,再到李唐開國之後的第二任天子交接,個個都跟“造反”有那麼點因緣際會的關係。

 所以一點也不奇怪她會生出這樣的想法。

 若是陛下的舉動危及生命,她和王皇后又恰好手握太子,既已因利益瓜葛而聯合,那自然也無所謂弒君謀反。

 既然先下手為強才是政鬥之中的準則,她們為什麼非要遵循李治那一刀刀割肉的遊戲邏輯?

 太子李忠擁有關隴勢力在背後的擁躉,完全可以成功上位。

 唯獨需要在意的問題,是宮中禁軍的佈置和發動此事的人脈。

 自玄武門之變後,先後在位的兩位皇帝都對禁軍把持得極為嚴密,唯恐再發生一次這樣的驚變。

 而李治在萬年宮山洪之後,對原本負責把守玄武門的薛仁貴器重有加,給了他統領宮中更多兵馬的權力。以蕭淑妃所見,薛仁貴此人無疑是很認死理的,也勢必竭盡所能地確保李治的安全。

 真要行僭越行刺之舉,只怕沒那麼容易。

 所以她若真要這樣做的話,就必須先聯絡上被幽閉宮中的王皇后,看看這位皇后手中還有多少底牌。

 這也是她在反覆糾結了數日之後,一度打算去做的。

 然而素筠帶回來的一句話,徹底打亂了她的計劃。

 李素筠好像也隱約意識到自己大約說了什麼不得了的話,捂住了自己的嘴,用有些無措的目光看向母親。

 蕭淑妃心中一軟,摸了摸她的腦袋,“那是一個有本事的人。”

 “你先下去休息吧,沒什麼事。”

 李素筠不太相信這是沒事的表現,可母親都這麼說了,她也只能暫且相信這是真的。

 在回到偏

 殿後,她又悄悄地通過窗戶的縫隙朝著主殿方向看去?,見母親將平日裡跟著她的宮女給叫去了,也不知道是去說些什麼。

 李素筠有心溜去找姐姐諮詢一二,又怕將答應了隱瞞消息的阿菟給供出來,只能先去做點別的事情分散注意力。

 殊不知此刻她的母親陷入了何種錯愕的情緒之中。

 “安定公主?”

 宮女頂著蕭淑妃探尋的目光,答道:“是。近來公主沒有與旁人有往來了。”

 蕭淑妃這幾年間因少有冒頭,令人恍惚以為她性情柔和,但今日忽然拿人來問,又分明是一派目光凜然如刀的樣子。

 面對這等犀利的視線,誰也沒膽子在她面前扯謊吶。

 她連兩位公主往來之時宮女大多不在交談距離內,都沒忘記告知於蕭淑妃。

 可宮女給出的這個答案,卻讓蕭淑妃很是困惑。

 安定公主到如今也才一歲半,素筠能和她玩到一塊兒去,都已是很令人吃驚的事情。

 若是由她傳話,還是能令素筠相信要告知於她的那種,想來更不可能。

 比起這是由安定公主說出的話,蕭淑妃更願意相信,這是武昭儀經由安定公主之手,給素筠送了一條消息。

 這或許是一張字條,又或許是什麼別的東西。

 總之,這句警醒之言最後抵達了她的面前。

 她和王皇后想要效仿衛子夫嗎?

 當這樣一個問題由她的政敵朝著她發問的時候,她就算真的曾經這樣想過,現在也絕不能再想!

 這就是一條已經被截斷的出路。

 她揮退了宮女,任由淑景殿的大門合攏,將自己放在一間慢慢黯淡下來的宮室之中,隨後陷入了長久的沉思。

 她如今剩下的路只有兩條。

 一條,便是不顧陛下近日做出的種種反擊,依然選擇和彼時上門拉攏於她的王皇后站在一處。

 哪怕是已經被人防備著謀逆的可能,也要走到魚死網破的地步。

 要是還有那麼一點僥倖的可能,讓她們的謀劃成功,她便成了太妃,諸事無虞。

 可更大的概率,還是她們被李治一併清算。

 或許陛下會因朝堂之上才經歷了一番清洗的緣故,選擇將後宮風波給掩蓋下來,以只殺主謀的方式平息風浪。

 但若她死了,她的子女也難以保證日後坦途。

 另外一條,就是在收到這條警醒之後儘快回頭!

 她確實有錯,可到底不像王皇后一般,和關隴六鎮的貴胄有著密切的聯繫,讓陛下急於清除。

 只要她願意捨棄一些東西,還是有活命機會的。

 這麼一看,後面這條路顯然要可靠得多。

 人總得先活下來,才能考慮其他的東西。要知道,眼下的局勢也已和王皇后上次找她的時候大不相同了……

 或許還需要被她在意的,就是武媚孃的態度了。

 但一來,自武媚娘入宮,她便早早

 抓住了李治的需求,跳到了王皇后的對立面上,讓蕭淑妃都沒能插上幾句話。

 兩人之間沒有太多仇怨。

 二來,她能讓人帶來這份警告,或許也代表了她的態度了吧?

 不過話是這樣說,蕭淑妃想了想,還是不敢貿然行動。

 她將自己的心腹宮女喊到了面前,像是閒談一般問道:“你覺得,武昭儀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那宮女沒料到會忽然自蕭淑妃的口中有此一問。

 大概是因蕭淑妃這兩年間過於修身養性的緣故,她竟沒在第一時間想到什麼後宮爭鬥之上,而是真琢磨起了武昭儀的品性。

 蕭淑妃瞧著她的表情都能猜到她此刻所想,不知為何頗感無語凝噎。

 但再一想到自家女兒也是這種沒心沒肺的狀態帶回了個炸雷一般的消息,又將本欲出口的吐槽給吞了回來。

 聽得宮女說道:“我聽人說過,六局二十四司的宮女除卻常駐於各宮的,但凡是去過安仁殿的,幾乎都對武昭儀評價很高,覺得她為人寬和,是個相處起來舒服的主子。別的姑且不論,她應當挺會拿捏相處分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