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 章 017

 第17章

 “馬匹買賣?”

 李治自武媚娘這裡聽到這條消息後霍然抬眸。

 他很清楚,這話之所以不以正兒八經上奏的方式彙報到他的面前,而是以閒聊的方式先由弘化公主告知於媚娘,再由她與李治說起,是吐谷渾和西域諸國打交道的分寸。

 吐谷渾位處甘松之南、洮水之西,乃是絲綢之路青海道上的要衝,難免要同安西四鎮與昭武諸國打這個交道。

 他們也沒本事一口氣得罪太多勢力。

 “買賣的不是龍種吧?”李治回問道。

 邊地名馬之中,吐谷渾出產的能佔據一席之地,只因這些被放牧在青海湖之地的,就叫做青海驄。

 它們還有一個傳播更廣的名字,叫做“龍種”。

 以“龍種”為名,足可見這種馬的珍貴之處。

 吐谷渾多年間進奉於關中的名馬裡,作為核心貢品的,就是此馬。送給五皇子和小公主的也不例外。

 “自然不是,但也是僅次於貢馬的品種。”武媚娘答道。“我問弘化,吐谷渾還有吐蕃在側,將馬匹外售的情況應當極其罕見才對,可為何他們依然有意於這筆交易。”

 能讓消息被弘化公主彙報到李治這裡,已意味著,吐谷渾國中想要讓這筆買賣達成的人應當不在少數,只是礙於大唐這上國的面子,還是需要得到一個默許才好。

 “弘化怎麼說?”李治已將坐姿放鬆了幾分,順勢翻看起了西域使者呈遞上來的國書。

 武媚娘回道:“她呀……她說西域各國拿出的交易籌碼足夠動人,她險些就要因為財帛動人心的緣故,直接按著諾曷缽的腦袋答應了。”

 “不過總算想起來自己是大唐宗室出身,眼皮子不能這麼淺,還是該當和陛下說上一聲。”

 李治笑道,“多年不見,她倒還是這個脾氣。”

 但再琢磨一番弘化公主的話,李治又隱約猜到其中意思了。

 西域各國一邊向大唐求援,一邊又拿出了足夠高昂的籌碼向吐谷渾求購好馬,足以說明,他們抗擊大食的念頭極其堅決!

 這對李治來說其實是個好消息。

 在媚娘和薛仁貴的觀點裡,都不建議他貿然扶持人手進攻大食,李治事後反省,也覺得自己沒有莽撞行事的資本。

 但他也絕不願意因此就讓大食揮兵直入,西域諸國喪失對於大唐的敬畏之心。

 所以,打還是要打,但是得換一種方式打!

 “弘化還有另一條消息要我轉告陛下,”武媚娘又道:“她說波斯王遇襲身亡,其子卑路斯卻被暗中保全,現如今正逃到吐火羅國境內,昭武聯軍有意和吐火羅結盟,將這位波斯王子送入大食境內,伺機發動叛亂。”

 李治聽到這裡,指尖下意識地叩了叩桌面,面色更為平靜。

 西域各國對外買馬,又有用波斯餘黨牽制大食的決斷,都足以證明,他們不會輕言放棄與大食之間的博弈,否則難保不會落入亡國滅種

 的結局。

 那麼,他應當知道自己該怎麼辦了。

 李治眼底明光一閃,“媚娘,你覺得,朕該當給予西域諸國多少支持?”

 不是出兵,而是幫扶。

 這才是現在最合適的態度!

 武媚娘卻沒有直接回答,而是說道:“邦交之事,我從未涉及,陛下不當問我,何不就此事問詢於長孫太尉呢?”

 問長孫無忌?

 李治先是下意識地一愣,旋即又笑出了聲,“不錯,此事幹系甚大,當然要問問太尉的意思!”

 他哪裡有故意在跟輔政大臣作對?

 之前什麼移居萬年宮,追封武德功臣都是他覺得必要之事,而非對長孫無忌所屬勢力進行打擊,現在還要對他委以重任呢!

 “我明日便問他。”

 ——————

 就在第二日,李治召集了萬年宮中隨從的官員,召開了一次議事。

 這場議事並未涉及全部官員。

 尉遲敬德抵達議會之地的時候便發覺,趙王李福、鄧王李元裕等人都不在此地,在籍田禮上大出了一番風頭的韓王李元嘉倒是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