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江風 作品

第 9 章 009(2w營養液加更)

 第9章

 薛仁貴可不是個尋常的名字啊……

 武清月雖然不是研究唐史的,但本著瞭解偶像的想法,對高宗武皇時期的文臣武將,她還是大致有數的。

 更何況,薛仁貴還在民間作品的塑造下又助長了一番聲名!

 就算沒聽過薛仁貴這個名字,總聽過那“三箭定天山”的傳說。

 光這短短五字之中,就是說不出的風雲動盪,無端令人熱血沸騰。

 將軍三箭定天山,壯士長歌入漢關,就是薛仁貴領兵抗擊九姓鐵勒打出的戰績。

 不過此時的薛仁貴還並未得到南征北討的機會,只在貞觀十九年唐太宗征討高麗的戰場上,有過一次展示武將之才的機會,隨後便鎮守於玄武門了。

 而李治此番移駕萬年宮,既是要臨時跳出長安搭建一個能聽他話的“小朝廷”,在額外帶上的文臣武將上便必然有著自己的考量。

 薛仁貴雖溯其根源可歸併於河東裴氏,但到他這一輩早已成貧賤門戶,就連參與的高麗之戰也是依靠著募兵制度進去的。

 如此出身,若在尋常時候還難出頭,此時卻得了李治的任命,先令其以右領軍中郎將一職,拱衛聖駕和妃嬪宗室的安危。

 儘管比起領兵一方,對峙敵軍,這隻能算是個看家護院一般的職務,但若說有什麼位置能在陛下面前露臉,卻莫過於此了。

 武清月不知此刻正在奉公守衛的薛仁貴對此到底是何看法,她只知道——

 她可算是見到一個有名有姓的武將了。

 嗯……隔著車簾見到的,也勉強可以算見到吧。

 不過說起來,薛仁貴,萬年宮,這兩個放在一處,是不是還有點什麼奇聞趣談來著?

 糟糕,這種細枝末節的東西她還真有點不太記得了。

 “你這小東西怎麼對什麼都感興趣?”武媚娘低頭就看到懷中的孩子,正對著車窗發出聲音的方向露出了躍躍欲試的眸光,不由覺得有些好笑。

 她前兩日才同母親楊氏說,這孩子像她才好,今日便瞧見了這膽大的表現。

 早前王皇后來安仁殿中尋她,並未讓幼女驚恐,已讓人意外。

 今日將其抱於外間,所見之人不知凡幾,竟也有這等渾不認生的模樣,好像已能窺見長大之後會是何種樣子了。

 然而自她的角度看去,這小小嬰孩可不知道她在說些什麼,只無辜地瞪圓了眼睛作為回應。

 方才自安仁殿出行至此,殿外的冷風多少還是吹得嬰孩的小臉有些發冷,好在馬車之內和暖,又已先用炭火烘過一輪了,現下還因衣衫厚重而覺微熱,在額角藏著點汗,面上便呈現出一片白裡透紅來。

 這份看來就很健康的可愛,讓人說不出什麼其他話來。

 饒是武媚娘素來行事沉穩,也忍不住伸手捏了捏她的臉蛋。

 同在車廂內的另一個孩子並未留意到母親對妹妹的“偏私”。

 他出生至今的年頭也不長,幾乎沒

 有出門的機會。

 故而他也從未見過車輿寶馬轔轔出行的景象。

 方才薛仁貴前來通傳之際,因勒馬而發出的馬嘶,好像就在咫尺距離,讓他一面對於未知事物有幾分恐懼,一面又生出了些好奇來。

 見阿孃並未做出反對,他便在宮人的攙扶下小心地在車中站了起來,用小手將窗扇給推開了一半。

 此刻風向正好,在這窗扇半啟之間,並未將冷風自外頭灌入車內,而是讓外間愈加齊備的儀仗場面映入了李弘的眼睛裡。

 還有被母親縱容抱到窗口的小公主眼中。

 武清月早前就發覺,她的視力變化情況很快,也遠比她認知之中嬰兒的視力強上不少。

 此刻導駕的龍旗隊正在此時自後頭策馬往前,經過她們的窗口,就讓她看得清清楚楚。

 十二名精銳騎兵分列兩側,從這一邊瞧見的,就是其中六面朱底玄邊的大旗!

 旗上紋章以鎏金彩繪,好不風光。

 “哇!”李弘當即驚呼出了聲。

 今日日光不盛,但映照在勁卒甲冑之上,依然泛著一層銀金交錯的輝光,自旌旗招展的縫隙之間扎進人的眼睛裡。

 緊隨其後就位的引駕儀仗裡,衛兵手持橫刀弓箭而過。

 有薛仁貴那位統領指引,禁軍士卒早在各方車駕之前形成了一道攔阻屏障。

 若有行刺之人想要混入其中,對車輿之上的貴人做出冒犯之舉,那是絕無可能。

 更不用說,這些人都是精挑細選的大唐精兵!

 哪怕是李弘這樣不知刀兵的孩童,都近乎於本能地感到,在這些士卒的身上有著一種奇異的精氣神,令人不由為之所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