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太孤 作品

第三十五回 暗地裡的交易

 本來黃安是打算從私底下地頭蛇那方面著手接洽。不過有了童胖子略微幫襯,事情就簡單許多。

 而且從這個大嘴巴那裡瞭解到不少有用的信息。譬如北宋軍器監,細分為內廷和外廷。內廷由宦官執掌,鍛造精良的武器裝備用來賞賜立下戰功的臣子和軍隊勇士,來彰顯皇帝的隆恩。

 外廷則專門為京城禁軍打造裝備或調撥至各處。如北方西夏邊境,西部邊塞,各州府申請等。最初的確是這樣嚴格執行,可時間長了又沒有戰事,多被人以權謀私,私下販賣軍器獲利。如大宋各地豪強鄉紳,甚至土匪山寨皆可買。

 只是價格多少的問題罷了!

 八帝徽宗對這種事情是知道的,卻睜隻眼閉隻眼。因為甲仗庫軍器太多了,多到生鏽回爐重造。

 這是童寶酒醉的原話。

 為什麼會有這種荒唐事情出現呢?

 他說是朝廷寧可西軍裝備供應緊張,也拖延調撥。如牟駝崗兩三萬匹好馬卻說沒有是一個性質。朝廷怕邊軍勢力越來越大,重演陳橋兵變。

 是以,儘可能的打壓,控制裝備供應,削弱其實力。

 導致軍器監鍛造出來的武器裝備大多放入甲仗庫。年產量多過消耗,使武器裝備過剩,長年累月之下,《宋史?志第一百五十?兵十一》載,當時內庫“累歲兵械山積,鏽跡斑斑甚多”。

 由此可見突出兩個重點。

 一是崇文抑武的政策即便是到北宋滅亡也貫徹到底。另一個就是大宋都城武器裝備,令人發愁,販賣自然成為不錯的選擇,宦官以此來謀利。再加上還有做私活的,販賣裝備甚是猖獗。

 如同營救徐寧一樣,這種購買裝備的事黃安沒有出面,畢竟以他的身份的確不適合知法犯法。所以全權交給錦豹子楊林,小溫侯呂方處理。

 在一家連正經名字都沒有的茶樓後院!

 這是宮廷宦官門專門為了私下交易設立的隱蔽地點。若非有熟人引薦擔保,一般沒有人知曉。

 通過童胖子牽線搭橋,又經過幾次接觸,雙方會面。楊林,呂方帶著軍漢全都帶著斗笠低著頭,皇宮中來的宦官也帶著兜帽蒙面不讓人看見。

 不是雙方搞得鬼鬼祟祟。

 而是私下裡販賣軍備,這種事情被發現了,一個搞不好,腦袋搬家。彼此見面,偷偷摸摸。

 “閣長,熟人引薦就不多說了。”帶著斗笠低著頭的楊林率先開口。閣長,是對朝廷宦官的尊稱。北宋宦官就是太監,小宦官稱為中貴人,中等稱為閣長,大宦官如楊戩人人都要稱大官人。

 “我等具體身份不便透露,但我們保證絕對不是什麼土匪強人,而是正兒八經的商隊,倒買倒賣做點正經生意。這些是定金,請您過目。”說話間,楊林揮揮手,身後軍漢抬來兩個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