黯淡星L 作品

第264章 均輸之議

田豐出發之後,曹嵩與徐璆的爭論並未因此而停,正相反,隨著曹嵩來到汝南郡接手均屬令的事務,兩人開始了面對面地親切交流。

一個曾任三公,雖是宦官之子卻是天子近臣;一個世有清名,歷任二千石。兩人可謂將遇良才,就均輸令掌控的物資該如何去用展開了激烈的辯論。

消息傳到雒陽時,劉辯正在看鹽鐵論。

其上所載鹽鐵之議,發生在昭帝始元六年,霍光當政之時。

霍光令丞相田千秋、御史大夫桑弘羊,召集儒家出身的賢良與文學共六十餘人,就武帝之時以鹽鐵專營為核心的政策是否應該繼續下去進行辯論。

雙方的觀點以劉辯看來,各有可取之處,也各有能讓人鬨堂大笑的地方。

儒生們組成的文學、賢良是理想主義者,他們看到了武帝時期苛政之下百姓的慘狀,也看到了權貴們豪奢風氣所帶來的世風日下。

所以他們批判帶來這些變化的以鹽鐵專營為代表的政策。

但在解決方案上,他們認為復古能解決現實中的一切問題,至於理由?沒有理由,古代聖王當政之時就是最好的時候。

以桑弘羊為代表的官僚權貴是現實主義者,他們位高權重,維持著國家的運轉,護衛著國家的安全。

但在他們心中,他們得享高位與富貴,是他們自幼努力應得的,民間百姓困苦,那是百姓們蠢笨懶惰,明明有相關的法令卻不去利用,這些人是要反思的。

二者一方堅持以嚴苛的法令治國,出現漏洞那就再用法令將漏洞補上;一方堅持以德治國,德沒有用怎麼辦?那就用禮,規定不同身份等級之人的衣食住行,依禮而為

反正要是劉辯當時在場,有能力的話他一定要各打二十大板。

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