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莫修謹懲戒羅家

他擔心羅父會在這裡鬼叫,萬一讓盧家人聽到羅氏是民間找回的庶女,再去查阿沅假死之事,那才叫追悔莫急。

所以臨走時,直接令身邊人送羅父上路。

羅父被勒的即將嚥氣之時,依舊祈求地盯著他,因為羅父至死都想不明白,盧家非讓他死的原因。

莫修謹便走到他耳邊,悄悄對他說了句:“我是莫修謹,你該不會忘了這個名字吧?”

羅父先是詫異,隨即滿眼皆民憤恨和不甘,最後,死不瞑目。

莫修謹上前合上他的眼睛,他在不甘什麼呢?不甘心死在這樣一個小人物手中嗎?

當初你們接回阿沅姐,把二姨母和他當乞丐驅趕,那時可有想到,有一天你們瞧不上的‘乞丐’會來報仇呢?

他們自然想不到,就像這天下的士族,寧願相信天上下紅雨,也不會相信有一天底層百姓會掀翻他們。

在懲治羅家的時候,莫修謹非常意外地查到一件事。那就是不久前,盧家接到皇后之命。

送了幾個人到長安,並且,那艘運奴船,除了提前被皇后的人接走的幾人,其他的人,同船一起,還飄在運河上。

莫修謹最擅長剝繭抽絲,從一根細絲,找到事件事情的起源。

他先找那艘運奴船去過的地方,待看到閩州之時,心中便是一驚。

如今的閩州,可是瘟疫的代名詞啊!

再看時間線,皇后的人接走那幾人之後,沒過多久,長安就爆發了瘟疫。

被事件牽扯沒能去幽州的凌王、被迫去北區治理瘟疫的冬素、盧家停在運河上的運奴船……

莫修謹只覺自己要發現真相了,可真相太過殘忍,便是見過太多髒汙和混亂的他,也覺得不敢置信。

他冒著被盧家人發現的風險,動用凌墨蕭留下的暗樁,往長安送了一封密信。

這在這密信還在去長安的路上時,小小的光州城也在討論長安的瘟疫。

在凌王來到光州之前,長安的大事是傳不到光州的。

自從凌王回了一趟封地,還娶了一個光州土生土長的姑娘為王妃。

整個光州城的百姓都與有榮焉,加上光州的商業漸漸繁華,往來商行極多,這消息傳播的也就更快了。

得到消息的沈林鐘,立即下令封了沈家村的村路,外村人嚴禁進村。

目前長安的防疫十禁還沒傳開,但沈冬素離家時,留下了一份專防夏季流行痢疾的禁令。

仲陽很快將它找出來,林鐘和沈爺爺召集全村村民,包括劉管家工坊的女工,每天三次的宣傳。

此時,凌王妃擅醫術的事已經傳開,沈父自不必說,他早就知道內情。

沈爺爺很是驚訝:“冬素說她的醫術跟誰學的?跟我學的嗎?”

蔣氏腹誹,公公的醫術,治不了人,治牲口到是很管用。

之前她冬素還在凌王府當差時,教個點心吃食,凌王就賞銀賞物。

教繡娘織個毛衣,凌王府也是賞銀賞物。

那時她就覺得這些貴人見識少,怎麼會連個點心吃食,拿毛線和四根竹針織個衣裳都這麼稱奇的!

她以為凌王見識少是因為在光州的原因,現在看來,連長安城的貴人見識也少!

就冬素跟她爺學的醫術,也能稱為神醫?

她要是神醫,老孃我也敢稱神醫!

不禁嗤笑道:“冬素不是跟甲哥兒學的嗎?甲哥兒才是真神醫,瞧你爹那腿,做的真真的。”

沈林鐘無奈地看著母親:“娘,那腿是妹妹做的。甲大人可是替妹妹背名而已。”

蔣氏一愣,轉頭看向沈爺爺:“爹,這也是你教冬素的?”

沈爺爺同樣大無語,這個蔣氏,是一點長進也沒有。

“我有這本事,還能差點病死在路上?林鐘,你就直接說,冬素的醫術到底是跟誰學的?”

還是仲陽說謊話利索,替大哥答道:“是我姐小時候,跟一個路過的神醫學的。”

“你們仔細想想就能想到,有段時間我姐總偷家裡的吃食出門,被娘罵,被奶奶打。”

“就是那老神醫流落到咱們這,我姐拿糧食救濟,老神醫才收我姐為徒的。”

“大家記住了嗎?不管誰問,都這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