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竹lin 作品

第182章 面無血色的莫扎特

這種鋪上軌道的馬車,在十六世紀就出現了,以前多是礦場用來拉貨的。鄉下是沒有這個鋪軌道的條件的,也就是繁華擁擠、對運力要求高的倫敦城裡才有。

鋪上軌道後,無論是木軌還是鐵軌,都能節省非常多蓄力。一樣是雙馬拉車,有軌馬車載重量是普通馬車的三倍以上。

在華夏,有軌車的歷史更早,可以追溯到秦朝。橫掃六合一統江山的始皇帝,就建造過硬木鋪就的“鐵路”,大大提升了車馬運力。

歐洲中間高兩邊低、兼顧了排水功能的“馬路”,近些年才發明。可在華夏,始皇帝早就造就了“高速公路”秦直道。

雖然始皇帝的大工程頗為勞民傷財,不過都是功在千秋之事。

夏青黛看了一會兒倫敦的有軌馬車,再想想咱華夏的老祖宗,以及同一時空下貪汙腐敗的大清,頓時就有些唏噓不已。

英國已經搭上工業革命的順風車了,殖民全世界給本國添磚加瓦,而大清還在做著閉關鎖國的天朝上國夢呢!

一千三百多平方公里的疆域啊,弘曆這傢伙是一點都沒拓展,躺在老爹和爺爺的功勞簿上,吹他的康乾盛世。

她要是能去華夏,就肯定揭竿造反!

也不用等著四十年後林則徐虎門銷煙了,她先把那群不幹人事的資本家都整破產了。

希望她的遠洋船隊能爭點氣!

可惜她的野地圖範圍實在太窄,方圓一百米而已。真要打起來,這個缺點肯定很快就會被發現的。

還是得培養起自己的勢力,用小人打小人才是上策。

就這樣一路上暗暗發著雄心壯志的夏青黛,不知不覺間就來到了華爾斯坦伯爵租賃的別墅前了。

伯爵早就已經得到消息等在大門外,夏青馬車一到,他就殷勤地上前幫她拉開馬車門,紳士地遞出胳膊供她扶。

站在伯爵旁邊的還有一位陌生的青年,帶著一頂這個時期其他國家非常流行的一絲不苟的假髮。

夏青黛只看了青年一眼,便心有所感道:“您是貝多芬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