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偷聽心聲後,萬人嫌她變團寵了 作品

第212章 翰林院

  也就是記載一些起居注、編修國史、為皇帝進講、教太子唸書、科舉監考、草擬有關典禮的文件。

  【其他朝代的翰林們大多清苦,因為無半點油水可撈,可這個朝代的翰林卻不同,因著還負責科舉一事,一個個賺得可謂是盆滿缽滿。】

  江稚魚看著一個個吃得肚子都收不住的翰林們,禮貌微笑。

  【別人的翰林院:清貴,雖貧窮,地位卻高。】

  【天啟的翰林院:富貴,富貴,地位極高。】

  會試雖春日才開始,但冬日裡,學子們便已紛紛入京準備了,翰林們若是得閒,便去國子監走上那麼一遭,去時荷包空空,回來後,荷包必是鼓鼓囊囊,裝都裝不下。

  翰林院若是來了新人,必會先讓老人帶著,去國子監走上一遭,這一遭下來,無論他收是不收,只要他不告發,便是同流之輩了。

  反正這些年來,但凡經過這一遭地,無人提及告發一事。

  但今日來的這個……

  眾翰林們面面相覷,皆從對方眼中,看到了不知所措。

  因著江稚魚朝堂上的發言,翰林們皆有些心虛,摸不清她的脾性,也無人敢提。

  他們雖不提,但江稚魚心裡卻是門清。

  “對了,翰林院內,是如何編纂書冊的?”

  翰林們帶著她去看,沿途時隨意問道:“江侍讀學士可是得了什麼好東西,想要抄錄?”

  畢竟除了這個,他也想不到江稚魚為何要來看如何編纂書冊。

  有這功夫,去國子監走一趟,它不香嗎?

  江稚魚輕笑一聲:“並無,只是有些故事,想要印刷出來罷了。”

  翰林聞言點頭,打聽著江稚魚的喜好:“不知江侍讀學士喜好何等故事呢?是正史一類,還是民間故事中的話本一類?”

  “兩者都可。”

  翰林輕頓了一下。

  行了幾步,便到了編纂書冊的院子,翰林道:“不知江侍讀學士要印多少份,這故事啊,抄一份容易,若是多份,很是耗時耗力。”

  他的言外之意,便是最好只抄一份,免得耽誤了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