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魚 作品

第十四章 毛紡廠

    本市的紡織工業一度是支柱產業,起步於民國,曾經出現七大毛紡廠、兩大印染廠的輝煌時代。但進入九零年代之後,無論國有還是民營毛紡企業開始大面積虧損,漸漸走向窮途末路,頻頻倒閉破產關門。

    蔣書記要去的毛紡廠全稱叫“第三毛紡廠”,老百姓俗稱“三毛”的最大的毛紡國有企業。五年前就資不抵債,難以為繼了。三毛的破產清算問題早已擺上了市政府的議事日程,只是因為涉及數千名國企職工的出路安置問題,市裡一直下不了這個壯士斷腕的決心。

    前任書記猶豫不決,問題就拖到了現在。廠裡拖欠職工的工資高達數千萬,職工上訪隔三差五,負面影響很大,這是蔣書記將上任後的第一次公開活動安排在毛紡廠的重要因素。

    兩輛中巴車加上呼嘯開道的警車疾馳在車流稀少的新華北路上,這條路後來變成本市的主幹道,其後三次改擴建為雙向八車道。

    郭陽透過車窗向外望著,熟悉又陌生的城市景象在他眼前飛掠而過,不多時,毛紡廠破舊且又雜草叢生的大門出現在他的視野中,同時出現在視野中的還有密密麻麻擁擠在路邊等候蔣書記到來的廠裡職工。

    男女老少扶老攜幼眼巴巴地盯著來路,將進廠的道路兩側圍了一個水洩不通,這種場面讓郭陽看得歎為觀止。

    官員中巴車上,市委辦的孫主任臉色大變心裡很是惱火,暗暗抱怨下屬辦事不利保密工作做得不到位。一下子冒出來這麼多人,對領導的出行構成了潛在的隱患。但到了這個份上,來都來了,絕對沒有半途而廢的道理。

    蔣書記一下車,黑壓壓的人群就轟然一聲包圍了過來,隨行的市公安局幹警很是緊張,只能背靠背儘量將蔣書記護衛其中。

    郭陽也下了車,一群記者站在情緒激動的人群外圍,放眼所及都是黑乎乎的人頭,根本看不到蔣書記和一干官員人在何處。

    這種場面,顯然不適合拍照和攝影,拍出來也不能發表,所以記者們也沒事幹,只能扛著設備焦躁地等候在路邊,且看有關方面怎麼收場。

    郭陽沒有理會眼前這嘈雜喧囂的一幕,其實在他看來這也沒什麼可怕的,這些老國企職工不過是想要衝市裡主要領導訴訴苦情、提提要求罷了——實際上要求也不過分,補上這幾年拖欠的工資就可,然後給一個明確的說法,毛紡廠今後該怎麼辦,破產倒閉就倒閉吧,反正也不是頭一家破產的毛紡廠了,可職工卻必須要安置妥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