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木赤火 作品

第473章 隱秘的角落

    黃鶴山樵,是王蒙的號,這個號,是他元末棄官之後才用的。

    落款不止這一處。

    就在山石的縫隙間,還有一處,同樣字體很小,同樣用筆很細很巧妙,同樣利用和借用了山石和縫隙的用筆。

    這裡是三個字:王叔明。王蒙,字叔明。

    這兩處隱秘的角落,兩處巧妙的落款,不用放大鏡是看不出來的。

    吳奪用放大鏡看的時候,大家都湊上來了,羅宇澤的腦袋貼得最近,眼睛距離放大鏡也最近。

    “我去”羅宇澤一手捂著嘴,一手揮舞拳頭,“這幸福來得也太突然了吧王蒙”

    捂著嘴是怕唾沫星子濺到畫上。

    吳奪看完這兩處落款,乾脆將放大鏡給了羅宇澤。

    吳大志一聽王蒙,“我就說這畫不一般只是沒想到,居然是王蒙的好兆頭,好兆頭”

    “好兆頭,好兆頭”羅宇澤也跟著叫道。

    其實,吳大志說“好兆頭”,是因為馬上要出發探查九鼎了,意有所指。

    但羅宇澤不知道啊,他是太興奮了,跟著就重複叫了起來。

    他興奮很正常,因為王蒙的畫太貴了

    早在十年前,王蒙的稚川移居圖就拍出過四億的天價

    當然,即便是同樣畫家的作品,畫和畫肯定不一樣,羅宇澤撿漏這幅秋林湖石圖,不可能值那麼多。

    但再保守,幾百萬也沒問題。而且,這種極為隱秘的落款,也是個噱頭。

    羅宇澤用放大鏡看完之後,其他三人又輪番看了看。

    吳奪撤出圈子,走到稍遠處點了一支菸,他現在想的就是,為什麼王蒙要這麼落款

    吳奪只聽到了落款的位置,為什麼這麼落款,卻沒有聽到。

    最後,吳奪還是琢磨出來一點兒東西。

    王蒙這一輩子,入仕、棄官、隱居、再入仕、再隱居、最終入仕,直到死在了仕途。

    他的心裡,肯定是想做官的,壓都壓不住。

    這幅畫,紅葉間落款的“黃鶴山樵”,這個號是他元末棄官之後用的,因為他隱居在杭州黃鶴山。但是他隱居的時候,內心還是在渴望著再度入仕。

    後來他曾經收到過起義首領張士誠的邀請,又去當過官。後來戰亂擴大,他又隱居;最終,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後,六十多歲的他還是又入仕了。

    他棄官隱居,有種種原因,也受到了同為元四家之一的好友倪瓚的影響,而且元朝不是一個漢人朝廷;並不是對仕途徹底看透了、放下了。

    這一幅秋林湖石圖,似乎也能反映這一點。畫的是湖光山色、紅葉蕭蕭、一葉扁舟、隱然世外,但畫風卻又不那麼超脫,帶著肅穆。

    彷彿是在說:這樣悠閒的日子好是好,就是還免不了虛度年華的感覺。

    王蒙在隱居的日子裡,內心應該還是不平靜甚至不安的。

    如果用不落款代表“隱居”,用落款代表“入仕”;那麼王蒙的心態就和這幅畫的情況一樣,在隱居和入仕之間有一定的思想鬥爭。

    隱秘落款,可能就是當時心境的反應。看似好像一時興起“玩”了一把,其實卻是有“根”的。

    他在壓制“仕心”,卻不能徹底去掉。

    落款再隱秘,那也是落了。王蒙的心理天平,最終還是入仕的分量更重。事實上,他在黃鶴山隱居了二十多年,到底沒有徹底放棄仕途執念。

    生於官宦之家,死於仕途,卻是繪畫上的一代宗師

    想明白了這些,吳奪不由輕輕嘆了口氣。

    “我撿了大漏兒,你怎麼還愁眉苦臉的”這時候,羅宇澤也湊上來了,他的興奮勁兒還沒下去,“我說,這種漏兒還真是得天時地利人和,不說別的,要不是重新裝裱過,裝裱的年份不老,怕就不這麼容易”

    吳奪點點頭,又解釋道,“我不是愁眉苦臉,我是在想王蒙為什麼這麼落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