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木赤火 作品

第843章 江東巨眼,影青異色

    鄭老師聽老尚這麼說,便也沒有再說話,微笑著點點頭。老尚畢竟是辦事處主任,而且現在確實也沒結果。

    實際上,在來的路上,梅小梅也告訴了吳奪一些情況。

    其中一點就是,鄭老師認為這應該就是一片柴窯瓷片,  所以這一件六稜金盃,不失為一個重大發現。

    同時,根據走私者的供出的一部分情況,這件六稜金盃,是上個月在蘇南一處墓葬中被盜掘的。

    同一批走私文物中,有好幾件是出自這個墓葬,  初步判斷是明晚期的墓葬,  墓主身份疑似富商。

    不過,走私者從盜墓團伙手中接貨,交易比較隱蔽,目前尚未有這個盜墓團伙的確切線索。

    吳奪在聽之前,對金盃的金質和年份是有判斷的。

    從金質來看,含金量應該在七成到八成之間,類似於現在的18k金,這個硬度比較適合鑲嵌。

    如果含金量太高,質地偏軟,估計瓷片現在就有可能掉下來了。也不能太低,含金量太低了金色不好看,而且不上檔次。

    而金盃本身和鑲嵌瓷片的年份,從工藝細節上來看,大致符合明代特徵。

    吳奪搭上金盃,湊近仔細“看”起來。

    吳奪首先聽到的,居然是明代的一位大收藏家。

    此人名叫華夏,字中甫;不玩古的人可能沒聽說過這個人,但這個人真真了不得。

    先聽一個外號:江東巨眼。

    一個人未必人如其名,  但是外號往往是不會錯的。“江東巨眼”這個外號,  足見其眼力。

    華夏的經歷也不尋常,  他大概生活在明代弘治到嘉靖年間,無錫人,太學生。年少時遊學各地,還拜過明代聖人王陽明為師,中年又和文徵明、祝枝山等人打成一片。

    華夏在書畫上的眼力最高,但凡他收藏的東西,不僅是真跡,而且是精品。他有一處專門放置藏品的宅子,名叫“真賞齋”。文徵明就為了這個真賞齋,先後畫過兩次《真賞齋圖》。

    華夏在書畫上眼力最高,另外對青銅器、金石、古籍善本也研究頗深,他收藏的上三代青銅器、金石、書畫、古籍善本,藏品之豐富,在明代就聲名赫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