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木赤火 作品

第784章 修內司窯,巨然山水

    吳奪上手細瞧,這件粉青釉海棠瓶,確實符合南宋官窯的基本特徵。

    這樣的東西,很難用開門不開門來形容,吳奪感覺倒是沒問題的,但還是又聽了聽。

    這確實是一件南宋官窯。

    南宋官窯,基本是承襲北宋的汝窯和官窯來的。

    北宋的汝窯和官窯存世時間都太短,是因為開設之時都是在北宋末期,不久之後北宋就亡了。

    “靖康”之後,宋高宗趙構逃到南方,定都臨安(杭州),史稱南宋。

    南宋官窯是設在臨安的,同時不止一處,分為內窯和新窯。

    內窯就是現在所說的“修內司窯”,窯址在鳳凰山下;新窯就是現在所說的“郊壇下窯”,窯址在烏龜山下。

    這倆窯址所在的山名,有點兒一個天上一個地下的感覺。

    實際上,修內司窯所出瓷器的工藝水準,同樣也要遠高於後來的新窯郊壇下窯。

    而這一件南宋官窯海棠瓶,吳奪聽得很清楚,就是修內司窯!

    修內司這個部門,在南宋隸屬於匠作監。這個匠作監的其中一項重要職能,就是皇室用具的配給。這可以類比於清代的內務府造辦處。

    修內司窯,是繼承了汝窯和官窯的特點的同時,還借鑑了浙地龍泉窯的燒造技法。

    吳奪不由記起了大名鼎鼎的明代《格古要論》中的描述:

    “官窯器宋修內司燒者,土脈細潤,色青帶紅,濃淡不一。有蟹爪紋、紫口鐵足。色好者與汝窯相類······”

    從傳世的修內司官窯器來看,和南宋哥窯器在胎質釉色等等方面,都有很高的相似之處,所以才有“官哥不分”的說法。

    而郊壇下窯,相對還是容易區分的。

    粉青釉,是修內司官窯常見的釉色,不過即便都是粉青色系,也有些許差別。

    吳奪看的這一件,是那種比較淺的藍綠色,屬於上品;還有灰綠、黃綠等色調的,自是不如。

    這件海棠瓶,還有一點比較特殊,就是器型大。一般來說,南宋官窯的瓶的高度,極少有能過三十釐米的,這件卻有一尺多高!

    “爺爺,這件不僅是南宋官窯,依我看······”吳奪看完之後,簡單說了幾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