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欣寶 作品

第四十八章 武公

十年後

欣國一百零五年春(前946年)

欣文公(生諡)薨,依周禮下葬,用稻草人代替人殉,陪葬七鼎、玉器、龜殼、寶石等等。

文是龍游的生諡,在龍游即位後不久就給自己取了文的諡號。

周代早期,文的意思跟以後不一樣。

“文”諡號主要表明“天命所歸”“承受天命”“神明庇佑”,也就是,龍游自認為自己是天命所歸,得到了天帝的庇佑,因此給自己取了“文”諡號。

在欣文公龍游的棺材旁邊,還擺放了十乘泥土製作的戰車,一百個用泥土製作的甲士,二十匹用泥土製作的駿馬。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仿照年輕時的白白而製作成的泥土人像,用來代替人殉,陪葬文公。

周公雖然嚴厲禁止人祭,但是並沒有禁止人殉,對於人殉,周公只是不提倡,但也不禁止。

眾諸侯,願意活人人殉的,就活人人殉,願意用稻草人和泥土人代替活人人殉的,就代替。

歷代周天子受周公影響,都是用稻草人和泥土人來代替活人人殉。

但,以後的周天子就不好說了。

同樣是諸侯,鈺國因為深受殷商影響,歷代鈺伯下葬,都使用活人殉葬,就連伯聊的姑姑也被上代鈺伯活人殉葬。

世子伯聊即位,並當眾給自己取生諡“武”,向貴族以及國人們表明自己開疆擴土的志向。

這十年來,伯聊主要精力都用來攻略七戎之地,順帶榨乾東巢國。

每年都要將東巢國的民眾就近賣到周邊的徐國、鍾離國、虎方、宜國【有時也稱“虞國(南虞)、吳國”】等等勢力。

通過販賣民眾,從其他勢力獲得金器,再把賣民而賺來的金器運回欣國。

回到欣國,再用這些金器從七戎之地購買奴隸人口。

之所以不直接把巢國人口運輸到欣國,主要是距離太遠,運輸成本太高。

人口運輸要遠遠比金器運輸複雜得多,成本也高得多,而且風險也高得多。

作為東巢國的國君,伯聊卻很少待在東巢國,一切政事都是交給自己留在東巢國的家臣處理。

這個家臣是伯聊的侄子,也是一個宗室旁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