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欣寶 作品

第十七章 東墾

死去的奴隸,並不會浪費,而是用來餵養還活著的奴隸。

經常獲得高評級的奴隸,還可以在奴隸中擔任頭目,獲得管理其他奴隸的資格,常年維持良好表現的,甚至有機會獲得國君的賞賜,一躍晉升為國人。

除了開墾沼澤地,還有一些奴隸被徵調到西部地區的欣湖小道,在那裡鋪設“直道”。

所謂直道,就是一條從欣邑通往枯邑的泥石土路,方便欣邑的戰車可以迅速調運到枯邑,隨時鎮壓可能反叛的枯人。

欣湖小道雜草叢生,蜿蜒曲折,只適合步兵單兵通行,欣邑的戰車,以往都是繞過東部的沼澤地,前往欣湖之南畔,再轉而向西,最終抵達枯邑和鹽池。

這樣需要圍著欣湖繞一大圈,非常麻煩。

具有統戰價值的枯邑奴隸,他們只需要種田生產,相比之下,欣邑的奴隸們,負擔則要沉重得多。

“殷人之子,職勞不來,欣人之子,粲粲衣服……烈日灼灼,刺我疲體,蔭桑置席,公子憩眠。”

一位曾經的殷商貴族子弟,一邊搬運著木頭,一邊發著牢騷。

曾經高貴的殷商人,如今淪為奴隸,辛苦幹活,卻沒人可憐他們,一群欣人,成為了新的奴隸主,他們不用幹活,卻穿著奢華的綢緞衣服,躺在樹蔭下的草蓆上做午睡。

“欣人是按照排名來決定評級的,哪怕你幹活再努力,如果不如別人努力,也依舊沒有辦法晉升國人。”

“為什麼我們不能一起偷懶,這樣,晉升國人的數量不會變,但是大家需要乾的活都變少了。”

聰明的奴隸“阿豪”,在夜裡,私底下提出這樣的想法。

於是,第二天,一些奴隸幹活反而更加努力了。

“其他人幹活偷懶,我依舊努力,那麼,我就是幹活最努力的那個,我就有機會擺脫奴隸的身份,重獲自由。”

內卷機制的存在,使得工賊永遠不會消失。

在幹活時,阿豪看到了遠方的君主府宅處,正在進行迎親儀式。

欣國的少主欣龍淵,與羅君之女羅妘成婚。

樂師帶著一些寺人正在鼓瑟吹笙,幾個年輕寺女正在唱詩。

那裡的人穿著精美的布衣,尊貴者甚至穿著柔美的絲綢。

阿豪看了看遠方,又看了看自己身上僅有的一件獸皮圍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