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辭餘 作品

第五章 無名心法

公孫晟小心翼翼地攤開手中竹簡,幾行小字群蟻排衙般映入眼簾:

道者,天地之根本也。無形無名,卻蘊含一切之源。道生萬物,萬物歸於道。是以道為眾生之本,為天地法則之綱。窮源之深,體道之微,超越有限而通達無限。

道者,無慾無為,順應自然。虛靜無為,寂然自守。順應天地之道,合乎人性本真。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皆途徑於道。

道者,本無名無形,實乃宇宙至純之源。天地萬物之根本,生滅變化之根由。其妙在於不可言說,非有字言可盡詮。故曰:“道可道,非常道。”

欲得道,須脫去俗塵之累,超然物外,心無所執。淨化心神,澄悟本然,通達宇宙奧秘。處於至簡至真之境,得其一者,萬事皆得。其為道,貞常不易,眾生皆可追求。苟能悟得道之真諦,乃可返璞歸真,達至無為無不為之境地,得長生不死之機緣。

細細品味這幾行字,公孫晟忽然有種超脫世外之感,彷彿宇宙運行就掌握在他手中,而名利無歸,甚至祖上是否位高權重、家人是否身涉險境都無可厚非——當然,他並非無情之人,這些虛幻想法僅僅存在彈指一揮間,便隨風消散而去。

無法否定的是,他對於這仙道的好奇更大,對於師父那樣的境界更加渴望。

他也不知道,從他攤開這束竹簡那一刻,便註定了那仙途的光彩與長遠。

……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公孫晟認真參悟這心法第一列,反覆琢磨,仍不思其解:“何為常道,何為常名?既然可名為'道',又為何不是'常道'?既然可稱之'道',又為何不可執迷於'道'?“苦思片刻,他便釋然了,“唉,不行了,這問題越積越多,想必參悟這心法不是什麼容易之事,或許應該先熟悉一下這山莊,結交一下各位師長,日後有什麼難事也好麻煩一下。“

站起,走出竹屋,突然感覺身心莫名清爽,如同旱時甘霖——雖然只有一滴,也就是片刻,但這種感覺還是人生頭一回。

“想必這便是那'靈氣'了吧。“

初次感受到靈氣,感受果然不同於商府深牆大院那般壓抑。

沿石階向山上走去,山莊內十分幽靜,清風拂面,蟲鳥私語。林間花香瀰漫,溪水潺潺。遠離塵囂,寧靜恬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