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誅殺客氏,朝堂之論


                 數千身穿白衣的士卒緩緩駛入京師,為首的赫然便是崇禎,只不過崇禎一身白衣百姓皆不識他。

  這時崇禎高唱:“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士卒皆相隨,聲聲震耳引得百姓為之共鳴,竟潸然淚下,一起同唱。

  情到濃時,崇禎嚎啕大哭道:“將士們,朕送你們到家了!”

  當百姓得知眼前之人是崇禎之時,震驚不已,誰能想到眼前之人竟是大明天子。

  而崇禎護送“英靈”而歸的消息,瞬間傳遍整個京師,誰能想到這位天子竟扶靈而歸,甚至百官不知天子而出。

  忠英紀念堂前,士卒們將骨灰盒一一擺放其上,並石碑刻名。

  站在首位的崇禎,恭恭敬敬的三鞠躬,這可是天子之禮,讓禮部官員臉色青黑,但無一人敢在這發怒。

  滿懷悲憤的崇禎道:“凡保家為國之人,戰死應入忠英堂,傳各行省州府建堂刻碑,皆由國庫所出。”

  只見那十數萬軍民叫喊道:“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儘管傷心不已的崇禎,聽到這時暗道:“這波人心穩了!”

  紫禁城養心殿中,王承恩道:“皇爺,奴才查清了,卻是秦王以勢欺人。”

  崇禎冷笑道:“這大明的皇族,竟淪落至此,你們都不敢動,那就朕來動,去一趟陝西吧!”

  王承恩又懵逼了,我去咋會遇到這樣的主子,就喜歡來回奔波,躺在床上不香嗎?

  但有一人苦逼了,就是扮演“崇禎”的小子,聽到老大讓再次穿上龍袍,頓時就嚇昏了。

  初入陝西,熾熱的天氣將大地曬的皸裂,百里農田一片赤黃。

  大道邊上一對爺孫,這對爺孫面黃肌瘦,衣不遮體,那老漢就躺在那,那孩子就這樣哭泣著。

  崇禎連忙下車,並送上水和大餅,老漢顫顫巍巍的接過,全部給了孩子,自己則是一點不吃,他知道自己大限將至。

  孩子不願吃,老漢摸著孩子的頭說道:“芽兒,爺爺等會吃。”

  望著狼吐虎咽的孩子,崇禎心裡那叫一個難受問道:“老丈這是何故?”

  老者虛弱無比道:“老天爺不管我們了,幾月都沒下雨,夏糧絕收,沒得吃了,想去河南看看,走到半路老漢我不行了。

  老漢我一家四口,就剩下我和孫女了,公子你行行好,把孩子帶走吧,給她一個活路吧。”

  話落就沒了聲息,一旁的王承恩道:“皇爺,人走了!”

  上一秒還在講話,下一秒就沒了,命真的就這樣不值錢。

  拉著哭泣的孩子,崇禎只能忍住傷痛而走。

  往西安府去的大路,處處皆見逃荒之人,背井離鄉,甚至還聽聞到,有人吃了觀音土,活活被撐死。

  數百人進了西安府,第一時間扎進孫傳庭的秦軍,後世人言孫傳庭若不死,崇禎亦可活,大明再可續。

  見到這位傳奇人物,崇禎感嘆到果真是儀表頎碩,沉毅冷靜,不卑不亢。

  直接說道:“朕秘密來此,就是看看這秦王,傳廷將消息封鎖,就說袁公公子前來督戰便可。”

  孫傳庭也不曾想到天子來此,又聞聽這席話讓他底氣十足,對於大明皇族他沒有處治權,也不能處治。

  一旁的張之極待孫傳庭走後,便說道:“西北局局長張之極,見過陛下。”

  崇禎甚是高興道:“之極,如何?”

  張之極沉著道:“西北局的班子已經建好,秦軍一萬人,黨內成員三千人,且都是忠厚之輩。”

  “之極,西北局成員,選人務必嚴謹,審查必須嚴格,這關係到西北的時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