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騎士 作品

第九章 傳功

民國十年,辛酉年,八月。



告假一月有餘的王一又回到了三一門山門下面的那個小鎮水鄉,縣城那邊的騷亂並沒有影響到這裡,而他在縣城外搞出那麼大的動靜,到最後也是不了了之。畢竟事情發生在城郊,那個叫曹瑛的軍長雖然大動肝火,來了個全縣城大擾民,但終究還是沒有做過火,顯然他也知道自己現在屬於避災,要在這縣城裡搞出滿城風雨,說不定真要被軍法處置了,他背後那個坐擁五省的大軍閥孫大帥也保不住他。



至於始作俑者的王一,嘿,你異人雷悅要找的是一個無名術士,關他這個練倒轉八方的異人王一什麼事?



在享受了難得的七月末尾之後,王一就回到這座小鎮水鄉,繼續自己在洞山書院的學業還有日常的修行。



王一很清楚自己作為一個時代下游的穿越客長處和短板在哪。



作為一名穿越客,他多少吃了點穿越客福利,在這個存在異人世界的民國亂世,有著萬中無一的根骨和天賦。又因為處在時代下游,他站在巨人肩膀上放寬的眼界,讓他將鬼手王王耀祖教給自己的倒轉八方玩成人體磁場,並以此衍生出新的套路和招式。



而他的短處也在於這裡,他從民國元年被撿到,民國二年開始修行,至今九年,一身修為雖說超過了王耀祖這個授業恩師,但箇中道理他很難理解清楚,真的全靠摸索和瞎練,能活到現在只能說確實是穿越客自帶點天賦託底。可要將其彙總,併發揚光大,甚至衍生成一個流派嘛,那他還真不知道怎麼下手,他肚子裡的墨水啊撐不住他這麼玩,只能從這個時代的文化人身上找補。



洞山書院就是最好的選擇。



洞山先生,書院的院長兼老師,又是三一門門長,左若童的門下弟子,因為修行逆生三重出了岔子,一身修為盡失,成了普通人。超凡入聖的路雖然斷了,但自身底子還在,又依託三一門的數百年經營,自己又是留學歸來的高知分子,這年頭,能夠留學歸來的讀書人,含金量確實高,雖說也有不學無術的,例如這個時代最著名某個姓胡的文化敗類。



可人家的不學無術也是相對於他所在的圈子,對於當下文盲率高達80%的亂世,這個不學無術也是頂中頂的人尖子。



話題似乎扯得有些遠了,總而言之,有三一門門長左若童大開方便之門,讓王一在洞山書院沉澱文化,他那一身修為也就能在日積月累中慢慢梳理,將其變成真正屬於自己,而且能傳下去的東西。



同時,也算是補補課,將穿越之前學生時期落下的東西,在這個時代重新補足,這對於他以後要做的事,也有一定幫助。



這也是王一這些年來難得的寧靜歲月,以前跟在鬼手王王耀祖身邊,過的是走街串巷,雖說溫飽不缺,但總歸是在討生活的路上。



現在呢,在小鎮靠近郊外的地方有間遮風擋雨,避免風吹日曬的小破房,平常呢,還有這些跟自己玩得好,算是半收養的乞兒跟自己玩玩鬧鬧,自己也能客串一回老師,將他們在學堂上理解不了的知識點,掰開了,揉碎了講給這些乞兒聽,偶爾,還會給他們講講以後天下太平之後的世道會是怎樣的,當然,是以講故事的模式,而不是類似預言。



王一不指望這些孩子能聽懂,但也要讓他們對這些發生在未來天下太平後的故事有印象。假如他們這裡真的有人能活到那個天下太平的未來,也許就能明白,當初那個教他們知識點,給他們展望未來的一哥兒對他們有著怎樣的期望,讓他們能夠將所學到的東西,所經歷的磨難化作財富,用來建設未來的國家。



當然,現在說這些為之過早,王一也只是多做打算罷了。



而他在洞山書院這裡,用課後的閒暇時間教學堂裡的學子知識,教他們一些最樸素的核心價值觀也被洞山先生這位院長兼老師看在眼裡。



作為左若童的弟子,雖說修行路已斷,但對師門的感情可是一點都沒斷,如果沒有三一門資助,他也沒法去海外留學,學到那麼多當下自己國家學不到的知識。



-----------------



三一門山門內院,門長左若童坐在首座,看著自己這位在求學之路上另有成就的弟子,面色和藹。



“洞山,今天怎麼有空來看我啊。”



“師父,您還真沉得住氣啊。”面對自家師父的關懷,洞山先生坐在椅子上,手裡拿著柺杖,逆生三重修出了岔子,廢了修行不說,也讓他一條腿落下了病根,只能拄拐輔助。



“你這話我就不愛聽了,師父什麼時候沒沉住氣過?你這次來,是為了那個叫王一的少年郎吧。”



“是啊師父,關於王一的事,我也聽山門裡的師兄師弟還有師叔們說了。雖被鬼手王傳了手藝,但他自己持身以正,路沒走歪,一身倒轉八方的手段還比王耀祖高,對自己誠,又知道自己要做什麼,這樣好的苗子,師父你怎麼忍得住呢?咱三一門也不排斥帶藝投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