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福晉07

看著自家格格這般開心,翠柳不禁有些心酸。




想她們在科爾沁的時候,他們家王爺和王妃可是給了格格好幾個大莊子呢,她們家格格想種什麼種什麼,想怎麼折騰就怎麼折騰,家裡的人都縱著寵著。




哪裡想到這到了紫禁城,處處受著拘束不說,就連種點東西都沒地方。




瞧瞧就這麼點子田地,卻讓她們家格格高興成這樣,翠柳越想越替她們家格格委屈的慌。




安清可不知翠柳的想法,但她卻一點也不覺得委屈,皇宮裡自然和科爾沁那邊比不了,她又不是沒有心理準備。




本都已經做好沒有條件創造條件的打算了,比如在花盆裡折騰折騰之類的,但現在卻得了這麼一塊地,她很知足。




知足常樂嘛。




回到正院後,安清順道在院子中逛了一圈,這一逛她又不禁又眼饞上了中間那兩個待整的小花壇。




紫蘇看出了安清的意圖,連忙勸道:“福晉,這花壇正對著垂花門。”




安清自是明白紫蘇的意思。




這花壇和剛剛那塊空地不同,就在內院之中,位置太顯眼了,人來人往的,若是由著她種些瓜瓜果果什麼的,在旁人看來,總歸是不體面。




沒法子,安清是有點看不得空著的地,總想種點什麼才行,說是職業病也不完全,沒考農學院前,她就這樣,後來上了農學院更是一發不可收拾。




她是真的喜歡種田,用上輩子師兄師姐的話說,她對這土地愛的深沉啊。




不過,安清也分得清輕重,剛剛也就單純地眼饞眼饞而已。




在這麼個朝代,掌權者的一個念頭,小人物的命運就會隨之而一起改變,她的婚事不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嘛。




來到這裡這麼久,安清最是懂得凡是都要慢慢來的道理,身為異世一抹孤魂,她一向很謹慎,凡事不能過分扎眼,否則很容易被當成異類。




當初為了在家裡人面前展現出她種地上所謂的‘天賦’,安清可是煞費苦心籌謀了很久,從能蹣跚走路開始,她就開始對那些花花草草表現出了異常的興趣,為後來一門心思紮在莊子裡做足了鋪墊。




現如今更是如此,她身後有著一大家子親人,也有了牽掛,在這個宮中,但凡行差將錯半步,遭殃卻不止她一人。




她不得不謹慎行事。




安清不禁又想到上午在翊坤宮的事,當時她沒反應過來,但事後一細想才明白了些。




惠德榮三妃出現在那裡定不是巧合,雖不知為何,但定是有意圖。




還有,宜妃那般面不改色算計人的本事,安清自嘆不如。




也正是因為清楚這段歷史,才更清楚九子奪嫡的兇險。




而康熙三十六年,恰好正是一重要的轉折點,也就是所謂的多事之秋,不管是前朝還是後宮,皆是如此。




槍打出頭鳥的道理,自古皆是如此,在這人均八百個心眼子的後宮,她是沒什麼大的志向,只想關起門來過自己的日子。




至於其他的,也只能且走且看了。




忙活了一上午,也終於到了用早膳的時辰。




清代宮廷和京城的人家,奉行的是兩餐制,即早餐和晚餐,但這兩餐的用餐時間和現代的三餐時間則不同。




按照制度上規定,早膳在早上六點半,晚膳則在中午十二點半,但在事實上,一般早膳都是在中午十二點左右,晚膳一般在晚上六點左右。




當然,除了‘餐’之外,這中間還有各種‘點’進行搭配,中午之前有早點,中午前後有午點,傍晚前後有晚點,夜裡還有夜宵。




像安清和胤祺早上就是用了早點才進宮的,否則根本撐不到這會。




不過,這些要是全要了的話,一天得吃個六七頓,宮裡的主子鮮少有要這麼多的,午點晚點和兩餐時辰靠的太近,一般都會擇其一。




胤祺方才讓人過來傳話,說是有事不來她院裡用膳,安清這會只要管好她自己就行。




阿哥所有統一的御茶膳坊,所有阿哥院的人都要依照各自份例從這裡提膳,若是想要另外吃些什麼,也可拿著銀子去點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