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翰 作品

第149章 遲來的好消息

 這一日他又帶著望舒來到了縣衙。 

 至於望舒的戶籍,按照蘇玉的要求,陳文信直接給她脫了奴籍,落在了雲陽縣,符合雲陽買房落戶口之政令。 

 雲陽現在就在大力推進此項政令。雲陽現有大量空房,也是增加人口的一項措施。 

 不光是蘇玉,整個縣衙的人都發現自從韋弦從長安城回來後,簡直成了一個工作狂,每天一早起床就開始處理雲陽供銷的事,一直忙到半夜。 

 還經常去視察各地的玉米種植、庭院種養和上河村的規模養豬場。 

 只有韋弦自己知道,她只能用這種方式減低對寒雲的擔憂。 

 隨著日子一點點過去,寒雲仍舊沒有消息,擔憂越來越強烈。 

 很多時候,她覺得自己快支撐不下去了。 

 李承乾的學習也算完成一個階段,他雖然不捨,也必須返回長安,畢竟他是太子。 

 他最大的願望便是能在返回長安前,等到寒雲的歸來,他有很多話想對寒雲說。 

 “小弟見過韋娘子。” 

 “望舒見過韋娘子。” 

 蘇玉來到縣衙的公事房,這裡現在是臨時的雲陽供銷辦公地,大部分時間韋弦都在這裡。 

 “是蘇玉和望舒啊,自己找地方坐。”韋弦正在核算上期的供貨結算和下期的發貨計劃。 

 “小弟此來有兩件事商量,一是在雲蒙山開闢茶園;二是打算將蘇家在劍南道的錢莊與雲陽結算行進行通匯。” 

 蘇玉提到的通匯,就類似於後世的銀聯,不同錢莊之間可以相互認同,如此便能免去兩地商貿攜帶銅錢的麻煩。 

 財力大就每年對算一次,然後平衡各自票銅,就算要運輸銅錢也只需要一年一次。 

 經過蘇玉一提醒,韋弦想起長安城韋家的錢莊,如果進行三地通匯豈不是更好。 

 頓時對這個提議大感興趣,只是她不太懂錢莊的運營,於是說道: 

 “此事我覺得應該可行。具體還需等雲峰迴來才可,他對此事的謀劃頗多,另外再加入長安城的韋氏錢莊,會不會更好。” 

 “那是自然。”蘇玉還想著寒雲的製茶之法。 

 “韋姐姐,我回來了。”能這樣稱呼韋弦的人不多,再帶一點乾脆果斷的語氣,不是李青雲又是誰。 

 啪嘰,韋弦手中的毛筆落地,她不知道青雲帶來的是好消息還是壞消息,語氣聽上去帶有一些疲憊和焦急。 

 李青雲這一嗓子把縣衙的人都吼出來了。 

 左邊公房出來了李承乾、李君羨外帶一身針眼的狄知遜,右邊的熊大也出來了。還有陳文信和幫他謄抄公文的何花。 

 食堂裡的何家夫妻外加杜鵑,甚至牢房錢庫的丁浩都吼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