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翰 作品

第21章 縣令的養豬經

 寒雲越看越滿意。稜角分明的臉頰,絡腮鬍渣,滿身的肌肉,身材卻很勻稱,沒有死板的感覺。 

 “你叫伍戰?” 

 “上河村伍家二郎,伍戰。” 

 寒雲拍了拍他手臂,肌肉感飽滿:“不錯,肉吃得不少吧。” 

 這種肌肉,沒有野味的肉食補充,不可能長出來。 

 “回縣公,俺們村養豬,平時也帶著兄弟們進山打獵,村裡糧荒基本就靠山味和豬肉支撐。” 

 寒雲雙眼一亮,養豬?當真是想什麼來什麼:“養豬好啊,豬肉烹飪好了,可比羊肉好吃。你知道如何養豬?” 

 “俺不會養,村裡其他幾個兄弟會。前隋在皇宮時候,那幾位兄弟負責豬場的戒備,看多了也就會養了。” 

 伍戰的話沒錯,古代的皇家是要養豬的,因為豬肉會作為官員的俸祿發放,要是皇帝不養豬,那麼多官員的豬肉從何而來? 

 另外古代養豬和現代是一樣的,也知道肥豬需要煽豬。養豬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殷商以前,至於煽豬育肥,漢代的典籍就有記載。 

 至於為什麼在民間不喜養豬。 

 一是,養豬比養牛、養羊麻煩。牛羊趕到草地、山坡讓它們自己吃就完事了。吃完了,換個地方。豬能趕著到處走嗎?不行,豬可沒那麼聽話。圈起來養就需要人照顧,費人力。 

 二是,豬不好運輸。殺了運肉,氣溫高一點,半路上就臭了。羊可以趕著走,賣活羊。就算到了現代也有當場點殺羊的。有人見過當場點殺豬的嗎?沒有,對吧。 

 三是,養豬的環境又臭又髒,都不喜歡。 

 “你讓他們過來,我有話問。”寒雲聽完很是高興。 

 一會兒,寒雲身邊站了幾個上河村的人。 

 “說說,你們怎麼養豬的?”寒雲問道。 

 “俺叫朱戒,俺們村俺說養豬第二,沒人敢說第一。”提起養豬,叫朱戒的人來勁了。 

 寒雲一看,他的確比其他人看上去胖,打趣問了一句:“你在家裡排行第八?” 

 “咦!縣公怎知道的?” 

 寒雲腦袋一沉,好想說是一個叫吳承恩的傢伙告訴他的。回頭看見一起的還有一個瘦猴瘦猴的,一個憨厚絡腮鬍的,頓時想起開一個玩笑。 

 “讓我猜猜,瘦瘦這位叫孫空,憨厚絡腮鬍這位叫沙淨。” 

 輪到兩人驚訝了,他們確定,縣公絕對沒有和他倆說過話。一看伍戰和熊捕頭都在縣公身邊,似乎明白了:“呵呵,俺們還以為縣公能掐會算,定是熊捕頭和伍二郎告訴的。” 

 熊大和伍戰一臉懵逼,紛紛表示,還未給縣公提及大夥兒的姓名。 

 “這個只是插曲,不是重點。朱戒,你給我說說你是怎麼養豬的。”寒雲更關心古人如何養豬。 

 “養豬啊,不能讓豬亂跑,俺們就在種不出糧食的地裡圍起來,搭上一個防雨、防風的草棚。一圍裡面放一窩。” 

 “小豬生下來除了留種的,其他不管公母,月餘就要閹了,就像宮裡的……呵呵,縣公懂的。俺的技術最好,在我手下,八成能存活。” 

 寒雲好奇,這麼多豬吃什麼呢?,於是問道:“糧食不夠,這麼多豬吃什麼呢?” 

 “其實,豬和牛羊一樣,也吃草。俺們叫豬草,上河村到處都是。村裡的孩童和女子最適合幹這事了。每天出門割上一背篼,回來後,切碎,放大鍋裡面煮,然後餵給豬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