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34418841 作品

第94章 朝堂之爭

 宋濂老臉一紅,心裡已經明白,自己輸了。 

 第一頁就是陛下的一些行程和做的事情,當然講好聽的說。 

 還有太子朱標,還寫了一些陛下的趣事,陛下簡樸,皇后給陛下補衣服。 

 第二頁是朝廷對幾位官員的任免,和幾位尚書履歷介紹,歌頌功績。 

 第三頁是朝廷政策,和一些律法明文。 

 第四頁是被朝廷砍頭的幾位貪汙官員的介紹,沒有修飾詞,沒有感情,也沒有喜好,讓天下人去評判。 

 第五頁是寫了一半的詩詞,是一位高啟的詩人。 

 詩,宋濂什麼樣的詩沒見過?高啟的詩在宋濂眼裡也就那回事。 

 但是這詩寫的好,為什麼呢?因為他高啟在用詩歌頌大明,更難能可貴的是,詩的字比較大,每句下面還有白話文小字,解釋這句詩詞的意思。 

 這不就是啟蒙文嗎? 

 一篇邸報,內容不算多好,中規中矩。 

 但是它裡面透露了幾個問題,實事求是,毫無修飾,沒有寫邸報個人的主觀意思。 

 一切好壞都由讀報人自己決定。 

 就這一點,宋濂輸了。 

 宋濂有私心,怪不得朱雄英說他賣弄。 

 心思不如一個太監。 

 罵自己不忠啊! 

 也沒罵錯,邸報是皇家的邸報,還是你宋濂的邸報? 

 歌頌朝廷,又在歌頌自己。 

 宋濂的手在發抖,聲音卡在喉嚨裡堵的難受,老臉火辣辣的。 

 顧禮看看宋濂搶過邸報,範敏和郭桓也湊過去看,都是人精,和宋濂的邸報一對比,立即明白了。 

 不禁心裡也不是滋味,宋濂代表整個儒家文化,吳吉祥代表整個百姓,也代表了一種新的思想,和儒家文化的第一次碰撞。 

 百姓就是百姓,哪有資格讀聖賢文章? 

 好吧,我不讀聖賢文章,讀白話文總可以吧! 

 百姓開智,誰知道好壞? 

 並非宋濂壞,而是宋濂作為代表被天下士子推到前面,不管他願不願意,都要去做。 

 朱元璋懂,朱標明白,朱雄英更明白。 

 現在朱元璋要等,也等的起,現在朱元璋已經出牌,等他們反擊,朱標已經磨好刀,要麼砍吳吉祥,要麼砍宋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