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必填 作品

第6章 奏摺

 從回憶中回到現實的戴一鳴,眼睛注視著桌上的那封奏摺,他的內心在激烈的鬥爭。奏摺其實早已寫好,但是戴一鳴一直沒有勇氣發出去。他在猶豫,他不知道皇帝接到他這封信後會怎麼處理,是否真的會就坡下驢,直接就褫奪了自己的爵位。因為他知道,近年來皇帝一直在削爵。 

 孫世民是一個很“小氣”的皇帝。他不喜歡封爵,他寧願賜官。爵位和官位不一樣,為官一任、造福一方後,做得好的官員離任時,皇帝給你一次性獎賞,就可以兩清了,以後封賞是人情,不再賞賜是道理。但是爵位不同,那是可以世襲的,除了自己皇族的子孫外,孫世民不想有太多可以世襲的王位、爵位。 

 大吳的爵位沿襲古制,包括世襲罔替和降等世襲兩種,世襲罔替就不用說了,子孫世代都會世襲祖先原來的爵位;降等世襲就是每一代爵位都會較上一代降一等,比如你老父親是一等國公,那麼你的兒子襲爵時,就變成是二等國公了,到了孫子那一代只能是三等國公……。 

 孫世民立國後,仔細分析了大魏滅亡的原因。最大原因當然跟魏末帝的荒淫無度、倒行逆施有關。但是大魏立國數百年間,封爵無數,這些爵位對於爵爺們當然是一張長期飯票了,但是對於朝廷而言,則是一個長期的包袱,如長在帝國朝廷中的毒瘤,每年從魏帝國吸取大量的能量。而且,爵位傳承數代後,難免會出那麼一兩個狗仗人勢、欺壓百姓的紈絝子弟,長久這樣,就容易積累民怨。前朝的包青天和展紹之所以在民間得到巨大的支持,也是這種民怨的反映。 

 孫世民面臨的情況是,大吳朝廷的藩王及爵爺們的年開銷已經超過前魏了,當然這裡面佔大頭的是睦王,他的藩王位就是世襲罔替,並且獨佔全國二成稅收收入。所以睦王的金錢絕對比他老孫多,這讓精打細算的老孫恨得牙癢癢的。 

 對於睦王,孫世民暫時無能為力,能做的只能先將爵位這些小支出的漏洞給堵上,所以孫世民對於爵位可以是近乎吝嗇的程度。他極少封爵,提出了“無軍功,不封爵”的基本規則。但是孫世民畢竟是開國之君,國戰過程中必然會產生很多軍功,所以即使如孫世民那樣的惜爵如金的皇帝,還是在立國後封了幾百個爵位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