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松寒 作品

第38章 老謀深算

 某日,在省委書記費達的辦公室,倆人商量完省裡的近期工作,話題扯到了古陽苗思雨的意外身亡。職位長期空缺,當然影響工作,祝天明已經請示省委,是否讓副書記宋正道先兼任政法委書記,待有合適人選時再配齊。 

 佘國泰知道,這種情況下,省裡一般會尊重市委書記的意見,而且,他也知道,祝天明與王智化的不睦,但還是向費達推薦了王智化。費達說,讓他聽聽祝天明的意見後再定吧。 

 佘國泰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省長不分管幹部調整,在這方面,只有建議權。 

 然而,省長畢竟也是省委副書記,而且,是排名第一位的副書記,是政府的一把手。關於古陽的班子,我的建議,總不能我提一個,你就否決一個吧?等否決了王智化之日,就是我正式提出汪大洋之時。出於種種平衡,屆時,費達是不好駁這個面子的。 

 這是一種政治角力,也是一種政治智慧。周郎妙計安天下,佘國泰深諳此道,老謀深算。 

 …… 

 汪大洋回到古陽,想到佘國泰的叮囑,理了理頭緒,覺得需要做兩件事: 

 一方面,得更有作為,有更顯赫的政績。當市長這三年,自己的基礎打得不錯,不說好評如潮吧,至少要比祝天明的口碑好得多。如果有更大的動作,錦上添花,當然再好不過了。 

 汪大洋知道,在省級層面上,省長佘國泰支持自己是鐵定的,但拍板的卻是省委書記費達。自己與費書記沒有私人交情,憑的是工作,需要政績,需要費書記關注的政績! 

 這讓他想到了一個月前的那次接待,進而想到了西門盛。 

 一個月前,省委書記費達曾在古陽待了兩天,調研指導文旅產業和鄉村振興工作。 

 祝天明和汪大洋相當重視,除了彙報會,安排了五個參觀點。其中,鄉村振興的參觀點,安排在三川縣東昇鄉西門村。 

 之所以安排在西門村,是因為村裡的硬件設施較好,能拿得出手。 

 西門村是西門盛的老家。這些年來,發跡後的西門盛倒是不忘鄉梓,出資給村裡修了路,翻蓋了學校,建了小廣場,添置了健身器材,博得了大善人的好名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