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星星的呆呆榮 作品

第71章 滅亡之謎

 眾人都認可的點了點頭,雖然每個人都早已疲憊不堪,但眼看周圍的環境確實並非落腳之地,便一頭鑽進了崎嶇蜿蜒的林間小路之中。 

 這是沈星河第一次進入真正意義上的熱帶雨林。 

 穿行於溼熱的雨林中,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定的氣候和環境,讓林子裡潛伏著各種奇異而危險的動物。 

 夜間,大型哺乳動物都處在了休眠狀態,可各式各樣的鼠蟻蛇蟲,卻仍不知疲倦的圍繞在眾人身邊。 

 哪怕眾人已經在每人身上都噴灑了將近一整瓶的驅蚊水,仍時不時的會有幾隻蜻蜓一般大小的蚊子貼著耳邊飛過。 

 期間便有一隻“不長眼”的停在程果的肩頭,沈星河眼疾手快拍死之後拿到眼前一看,瞬間體會到了“一個蚊子一盤菜”的現實意義,心中不由的一陣惡寒。 

 眾人小心翼翼的一邊拿手中的傘兵刀清理著身邊的障礙,一邊艱難的向前行進。 

 由於雨季剛過,林子裡悶熱異常,沒走多久眾人紛紛已是汗流浹背。 

 雖然肚子裡都是飢餓難忍,但真拿出了食物,卻只吃了幾口又感覺難以下嚥。 

 潮溼的落葉層下,遍佈著又滑又軟的泥漿和腐爛許久的木頭,更有一團團的藤蔓和亂七八糟匍匐在地表的地衣和苔蘚。 

 雖然小路上的條件比其他地方好上不少,但行走起來仍是無比溼滑。 

 若一不小心如杜宇所說摔進路旁的泥潭,那恐怕會被幾百只胳膊粗的水蛭貼滿全身,吸個精幹,結局只能是生不如死。 

 路上,沈星河琢磨起塗博士說的話,又問起了關於洞中白骨的來歷。 

 塗博士看此刻雖然小路泥濘難行,但走了這麼久,四下裡貌似也還算安全。於是便將這個悲劇的故事向眾人娓娓道來。 

 原來,那洞是古時候瑪雅人祭祀所用的聖地,那些白骨確實並非死於外邦入侵,而是間接的死於了一種奇特的自然災害,海水倒灌。 

 水源,在文明的起始階段,往往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就如同華夏文明中的黃河、古埃及文明中的尼羅河、古印度文明中的恆河以及美索不達米亞文明中的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河流作為水的重要來源,通常會成為文明孕育的先決條件。 

 如果說在這期間哪個文明創造了不依靠河流而崛起的奇蹟,那便是瑪雅。 

 由於尤卡坦半島上特殊的地理環境,造就了在其縱橫交錯,四通八達的地底世界中,儲存有大量的淡水資源。 

 其豐沛程度,足以源源不斷的為瑪雅人的農業、生活甚至工業提供持續穩定的保障。瑪雅文明因此而大規模的興起,卻也因此為他們的滅亡埋藏下了致命的隱患。 

 公元九世紀末期,當所有瑪雅人都在為他們無比神聖的統治者放聲高呼時,神的懲罰終於降臨了。 

 他們來自地下的水源,不知為何,漸漸變得又鹹又澀,根本無法飲用。 

 甚至每當他們用這些水去澆灌辛勤種下的玉米以及其他農作物時,這些植物也都會大面積的死去。 

 那些驚慌失措的瑪雅人,哪知道什麼是海水倒灌。 

 他們只以為自己是什麼地方得罪了神明,以至於神明降下了這無盡的怒火,奪去了他們賴以生存的水源。 

 於是他們便祈求那些曾自稱與上天諸神有各種血緣關係的祭祀、統治者,求他們去與上天溝通。 

 信仰崇拜、君權神授是古時候乃至於近現代都最為牢固的統治手段之一,它不僅適用於瑪雅,同樣適用於古代的中國、埃及、印度、日本等等所有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