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基本國策

 皇極殿,靜可羅雀。

 謝學龍好心辦壞事,引起皇帝震怒,事情越發複雜。

 孔胤植驚慌失措爬到殿中央,戰戰兢兢說:“陛下,冤枉,臣冤枉,臣和家族斷不敢萌生異心,更不敢做無冕之王。”

 此時,他悔不當初。

 皇帝在朝廷大刀闊斧改革,依自己施政理念治國,更改科舉內容即不拘一格為朝廷選拔人才。

 此舉,儒生利益受損,孔氏作為衍聖公,首當其衝成為皇帝打擊對象。

 本來他安分守己,作壁上觀,即使皇帝打擊儒學,孔氏依然能保持榮華富貴,在學子保持極高影響力。

 偏偏他好死不死赴京,鼓動學子集會遊行對抗皇帝,這觸碰到皇帝的逆鱗。

 恰好皇帝打擊兼併,打擊犯罪,肅清冤假錯案,孔氏全撞上了。

 謝學龍等官吏出於好心勸說皇帝,反而讓皇帝瞧出孔氏儒學在朝廷的影響力。

 吾命休矣。

 吾命休矣。

 孔胤植面如死灰,惶惶不安。

 觀之,劉一燝跪地辯解說:“陛下,臣絕無二心,實乃嚴懲衍聖公家族影響力太大,牽一髮而動全身,保不齊造成京城學子對抗。”

 王象晉亦出聲說:“陛下,自古來,耕讀傳家,讀的便是四書五經,孔胤植身為儒家代表,身份過於特殊,望陛下三思。”

 好好好...

 這時候了,還有朝廷重臣為孔胤植辯解。

 朱由校越聽越不爽,他都懷疑孔胤植是被人請回京城的。萌生將劉一燝,王象晉,謝學龍等攆出朝廷的衝動。

 思索片刻,他沒有選擇意氣用事,打破朝廷現有的格局,目光直勾勾的盯著百官:“都起來說話,內閣,說說自己的態度。”

 聞言,李國普執笏出列,恭恭敬敬說:“陛下,完善律令,強化法治乃朝廷吏治,治吏的重要措施,臣建議堅持依大明律判罰,懲處涉案之人,望陛下三思而行後行,莫要牽連孔氏無辜的人。”

 張夢鯨補充說:“陛下,朝廷諸事需依法治理,維護法令公平,公正,衍聖公家族特殊,常言道刑不上大夫,望陛下網開一面,只誅首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