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做事方式

 招募制。 

 按勞分配。 

 各部監督。 

 百官齊齊頷首,認可朱由校的策略。 

 皇帝派工部精通地質的官吏前去勘探,確定結果後在產礦的地方開採,比宦官以粗暴的方式任意指派更穩妥。 

 這才是真正做事的方式。 

 漸漸的,內閣,各部官吏神色汗顏,愧不敢當。 

 原來皇帝胸中有良謀,比他們想的更長遠,更完善,虧他們認為皇帝不顧江山社稷,無視百姓生計胡來。 

 安靜片刻,戶部尚書蘇茂相率先出列表態:“陛下所述乃良策,臣代表戶部同僚支持。” 

 開礦。 

 金銀銅礦乃暴利,宦官向上奉內帑後,自身還能堆金疊玉,可見其中利潤之豐厚。 

 開鹽礦,煤礦,涉及民生,更是穩賺不賠。 

 皇帝為戶部開源,他不表態支持,實在有點不識好歹。 

 見狀,工部尚書王徵亦出列說:“陛下,此策穩妥,溫和,臣代表工部同僚支持。” 

 雖說戶部負責財政,但工部亦負責部分稅收,何況來年興修水利,修橋鋪路,勘探開礦,許多工部官吏將有用武之地,這都是升官的好機會。 

 特別是開礦,不管金銀銅鐵礦,還是煤礦,鹽礦,都將有工部官吏參與。 

 蘇茂相,王徵表態,凡是受益的各部紛紛表態支持。 

 內閣幾位官吏親自估量皇帝開礦,礦稅的政策,更估量開礦帶來的收益,亦統統表態支持。 

 觀之,朱由校笑而不語,整飭官場財政不持久,他的所作所為無非是為保證未來朝廷財政穩定。 

 何況礦業隸屬勞動密集型產業,需要海量礦夫,坑夫。 

 關鍵勞動密集型產業,容易帶動百姓做工,各地興建礦廠,以高於普通長工的價格招人,有效保證百姓收益,維護社會穩定。 

 所以,為穩住陝北,爭取避免起義發生,他數月前派工部官吏去榆林勘探,建場,朝廷賺錢之餘,給窮苦百姓條謀生的活路。 

 聽聞百官支持,朱由校滿意的點頭,高聲說:“說完開礦說礦稅,礦稅主要出現在徵收和運輸上。朕的想法是對於同一礦產,朝廷制定想通標準,金銀銅等都是貴金屬,三十稅一太低,更改為對開礦的礦主十稅一,銷售商賈二十稅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