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後金內訌

 明廷練新軍。 

 代善為首的四大貝勒早有耳聞,代善,阿敏,莽古爾泰始終沒當回事兒。 

 明廷吏治腐敗,下放的軍餉糧食,朝廷文官層層剋扣,軍中把頭亦剋扣軍餉,打壓兵勇,前線又頻繁換將,饒是遼東前線亦存在各種弊端。 

 練新軍。 

 明廷焉能成功。 

 唯獨皇太極神色凝重,他清楚明廷皇帝鐵腕治吏,提拔許多剛正不阿的官吏,單是陝西以殺止貪,這魄力都讓他佩服。 

 然而,自從潛伏在關內和遼東的斥候,探子,陸續讓錦衣衛誅殺,後金對明廷的狀況兩眼抹黑。 

 既不清楚明廷如何練兵,新軍數量幾何,戰力幾何?更不清楚明廷內部的改革,唯獨清楚明廷皇帝手段越來越犀利,後金經濟深受其害。 

 今日,金礪提到伏擊希福的明軍或許是明廷新軍,這事務必重視起來。 

 金礪不敢隱瞞,將所知全盤托出:“大汗,奴才和七貝勒撤走後,奴才又在永平府打探,明廷沒有在北直隸募兵,若明廷練新軍,要麼來自西北,要麼來自西南,從對方體型來看,更像來自陝西,山西一帶。” 

 孰料阿敏滿不在乎說:“什麼陝西,山西,我後金兒郎又不是沒有在戰場和他們交戰,他們還不是兵敗如山,不堪一擊,要我說,無需在乎明廷狀況,明年領兵殺寧遠,錦州,奪取明廷在遼東軍糧,錢財,還怕沒法解決問題嗎?” 

 見狀,莽古爾泰欲出言附和,皇太極冷眸狠狠瞪向兩人,這兩個蠢貨,打打打,若是打仗能解決所有問題,他何須戰略上欺騙明廷,提出和袁崇煥議和的主張。 

 現在後金內部經濟緊張,百姓產生厭戰情緒,寧遠,寧錦之戰,兵鋒受阻,戰場收效甚微,很顯然繼續征戰袁崇煥固守的關寧錦防線,這條路走不通。 

 何況,明廷派袁可立總覽遼南,遼東軍務,袁可立對後金態度比袁崇煥更強硬,更注重軍事建設。 

 傳聞袁可立赴遼東,密令袁崇煥強化關寧鐵騎,傅宗龍,毛文龍加強東江登萊新軍,袁可立親自核實遼東軍數量,對軍中兵將大換血,剔除老弱病殘,驅逐軍中刺頭,在松山,杏山,塔山等地招募新兵,大修戎備,甄拔將校,收招四方健兒,給以厚餼,用為選鋒。整編出規模約過三萬遼東新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