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急民之所急

 是日。 

 問計於民,收穫頗豐。 

 百姓提出許多朱由校未曾想到的問題。 

 譬如,有老嫗提到改革前,舊的稅賦沒徵完,新稅又來,百姓不堪重負,大量逃離,往日繁華的村莊變成無人村。 

 亦有商賈提出各地落草為寇的山賊,山匪漸多,經常聚眾打劫襲擊沿途商賈。 

 還有北直隸小吏提出地方水利年久失修,問題頻發,大旱之年難以緩解旱情,水患之年容易加重災情。 

 更有山東學子進言,聲稱山東藩王佔據良田,私自派稅,加重百姓負擔。 

 天津流民提到,天津荒田無數,無數任人開墾,任人牧牛羊,請求派徐光赴天津屯田,引進南方優良稻米。 

 還有百姓提出,地方小吏依然存在吃拿卡要,長此以往導致小商小販難以破產。 

 ....... 

 半日間。 

 蜂擁而來的百姓提出數百問題,多數為心存僥倖領取賞錢,然而,其中數十條建議的確關乎民生。 

 許多問題急需解決。 

 賞賜出去三千多兩紋銀,朱由校卻前所未有的高興。 

 歷史上,李自成能在諸多起義將領內脫穎而出,掀翻大明朝不是沒有原因的。 

 李自成在襄陽時,明朝官吏朱翊辨向朝廷彙報,賊又給牛種,賑貧困,畜孽牲,務農桑,為久遠之計。民皆附賊而不附兵,賊有食而兵無食。 

 同時,亦有地方官吏彙報,偽縣令劉鍾泰自山右來任。時賊法嚴,吏不敢舞文,民不敢犯禁,任二十餘日,邑甚安之。 

 給牛種,賑貧困,畜孽牲,務農桑,吏治清明,這些本該是朝廷該做的事兒,結果起義軍做的比朝廷更好。 

 民為水,君為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李世民說的半點沒錯。 

 朝廷欲收攏民心,自然要急民之所急,憂民之所憂,想民之所想,成為百姓的主心骨。 

 回宮前,朱由校讓王永光宣佈,在京城各處城門信訪箱,每日送去通政院,凡提到切實存在的問題,賞銀百兩。 

 回宮後。 

 朱由校迅速招來內閣,各部,都察院,大理寺官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