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林丹汗的實力

 是日。 

 京城氣氛驟然緊張。 

 內閣李國普為首的官吏,兵部尚書孫承宗冒著嚴寒匆匆進宮。 

 李國普詳實彙報林丹率部南征,兵鋒抵達喀喇沁部,喀喇沁部初戰失利,倉皇派使者向西部順義王卜失兔求援,又派使者南下希望獲得明廷幫助。 

 順義王深知土默特和喀喇沁唇亡齒寒,林丹覆滅喀喇沁,相鄰的土默特難以獨善其身,故而派使者同時南下,希望說服明廷派兵參戰,再不濟,獲取些許物資馳援。 

 呵呵。 

 朱由校獲悉蒙古變故,起初內心焦慮,害怕朝廷無兵可派,又怕出兵鎩羽而歸,朝廷在草原損兵折將,浪費人力物力。 

 不過,他深知歷史走向,清楚置身事外的結局。 

 此戰明廷以內部問題繁雜,陸續拒絕喀喇沁,土默特的求援,林丹汗領兵以秋風掃落葉的之勢擊敗喀喇沁,土默特。 

 皇太極又趁察哈爾部遠離故地,陸續擊潰林丹留在故地的部落,開始征討林丹汗,消滅察哈爾部。 

 進而繞過遼東的關寧錦防線,率兵從蒙古各地突進長城,洗劫北直隸地區,史稱“己巳之變”。 

 事實上,隆慶議和以來,北疆土默特部和明廷關係良好,始終是明廷在草原最可靠的盟友,更是明廷在北方的屏障。 

 然而,察哈爾部南征,崇禎不吸取廣寧之戰林丹汗放明軍鴿子的教訓,認為林丹汗壯大會協助明廷攻打建奴,故而,漠南蒙古發生鉅變時放棄卜失兔為首的土默特部。 

 結果,喀喇沁,土默特兩部陸續遭林丹汗擊敗,其後或投降建奴或依附建奴, 

 縱觀林丹汗的所作所為,他對大明勒索無度,欲獲取大明海量賞賜,寧可做賣隊友之事,亦不願意和建奴衝突。 

 又欲一統蒙古各部,對蒙古內各部重拳出擊,打的各部雞飛狗跳,各部寧願投奔建奴都不歸順他這個成吉思汗直系子孫。 

 對生死大敵建奴,始終是聞風而逃。 

 儼然是蒙古的崇禎,或者說林丹,崇禎是蒙古和明朝臥龍鳳雛。